國家教育部宣布啟動第二批「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養計劃」(簡稱「國優計劃」)試點,並首次納入香港高校,這不僅體現了國家對香港高等教育的充分肯定和重視,更是對香港教學質量和科研優勢的高度認可。這一舉措是兩地教育與人才制度全面對接的重要一步,為香港青年學生提供了北上任教、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的寶貴平台,更有利於提升本地教育質量,尤其對創科教育和STEAM教育大有裨益,對香港的創科發展和產業升級轉型具有深遠意義。

「國優計劃」自去年啟動以來取得顯著成效。該計劃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的優秀教師,首批試點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0所高校,共有6,292名優秀學生報名,錄取1,636人。今年,第二批試點中首次把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納入其中,將重點為中小學培養一批研究生層次高素質科學類課程教師。特別是在創科教育方面,將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科師資人才。

此次香港高校的加入,無疑為「國優計劃」注入了新的活力。香港作為國際教育中心,其高校在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具有獨特優勢,與內地高校的合作將有助於提升教師培養的國際化水平。這種合作不僅能夠促進兩地教育理念的融合,還能為教師培養帶來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更多的前沿知識,從而提升整體的教育質量。

「國優計劃」的實施還有助於提升香港本地的創科教育質量。香港近年積極培育創科人才,但在師資水平上有所不足。「國優計劃」正是為了落實「科教興國」戰略而推進的計劃,所培養的都是以理工科為主的高水平優秀教師。這些教師的加入將有助於香港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為香港的創科發展和產業升級轉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國優計劃」將有助於香港在全球創新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明確鼓勵內地在香港學習教師教育課程的「國優計劃」研究生留在香港任教,支持香港試點高校的「國優計劃」研究生免試認定並到內地任教,將有助於推動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教育交流,實現雙向互動、共同發展,促進兩地教育資源優化配置。

對香港而言,「國優計劃」的實施將為本地青年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通過參與該計劃,香港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內地的教育體系和社會發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將香港高校納入「國優計劃」,是兩地教育與人才對接的重要里程碑,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舉措。這一舉措不僅有利於提升香港的教育質量和師資水平,還將為香港的創科發展和產業升級轉型提供強大的支持。在國家的支持下,「國優計劃」將不斷深化和完善,為兩地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