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金用盆給熊貓媽媽餵水,潤滑腸道幫助排便。 受訪者供圖

新生的熊貓寶寶非常脆弱,更需要護理員和獸醫團隊細心而有技巧的照顧。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熊貓保育員陳良金經驗豐富,曾經照顧過全球首例全部存活的熊貓三胞胎「萌帥酷」,現在正在照顧熊貓新生兒妹豬,他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如果熊貓是雙胞胎,每一隻都需要輪換接受母親的哺乳,一般是五天輪換一次。對於取幼崽,每隻熊貓媽媽的母性都不一樣,如果是母性強的熊貓,護理員就比較難取幼崽出來照顧,輪換取幼崽的時候要時刻注意熊貓的情況,如果熊貓媽媽食慾強就要用蜂蜜和蘋果等分散牠的注意力,再迅速拿走幼崽。有的熊貓媽媽可能會追出來,這時先要觀察牠的表情,再決定是拿走還是放下來。如果拿幼崽的時候熊貓媽媽的反應很強烈,護理員可以先等一會兒,等牠放鬆警惕後再拿,避免刮傷寶寶。」他補充說,熊貓寶寶輪換給母親帶的順序和時間長短主要根據寶寶的增重情況來決定,若某一隻寶寶增重情況不理想,便讓母親多帶牠一陣。

一百天可自己吃奶走路

熊貓雙胞胎可輪換接受母親哺乳,而如「萌帥酷」這樣的三胞胎,餵養方式又有所不同。他介紹道:「雙胎以上的大熊貓,要人工取初乳餵給牠們。若熊貓媽媽對你很熟悉,就可以正面取乳,不然就要趁熊貓睡覺的時候取,這樣牠會比較舒服,也不會去攻擊你。取出初乳後就可以餵給寶寶,剛開始幾天幼崽吃媽媽初乳會更加健康,後面就混合人工奶粉餵養,媽媽則吃竹筍和竹子。三個月後看情況,一般一百天左右可以幾隻一起帶,那時的寶寶比較活潑,已經可以自己吃奶走路了。」

他又強調了幾點注意事項:「一定要時刻注意觀察熊貓媽媽和寶寶狀態,例如熊貓媽媽抱崽的姿勢,以及熊貓寶寶的叫聲,如果看不到熊貓抱崽的位置,要伸手去摸,確定寶寶的安全。還有媽媽睡覺的時候也要關注,因為媽媽有可能睡得太沉,會不小心壓到寶寶。特別是沒生過崽的熊貓媽媽,需要教牠抱崽姿勢,若不小心寶寶掉地下就會着涼。」而為了讓熊貓寶寶排便更順利,保育員還會用棉花團輕輕拍牠的屁股,刺激牠排尿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