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勳建議把北都公路走線向西延伸至洪水橋,直達洪水橋商業核心區。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全長約23公里的北都公路,貫通北部都會區內各發展重心,特區政府向立法會申請11.3億元撥款,進行38個月前期勘查工作。立法會北部都會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劉國勳的團隊,昨日與路政署署長邱國鼎等政府官員會面,建議把公路走線向西延伸至洪水橋,直達洪水橋商業核心區;東面則延伸至沙頭角口岸,以及建議採用「設計及建造」模式,用同一份合約招標設計和建造兩項工作,簡化程序,預計2030年前部分路段例如新田段及古洞段能加快落成,以及減少隧道路段,使工地勘測費用降低兩成至三成。

伸延後可成三鐵匯聚交通樞紐

劉國勳及多名民建聯地區人士昨日會見路政署署長邱國鼎等政府代表後,召開記者會表示,已向政府建議完善公路走線,分階段動工,以及優化設計及勘探。

走線方面,劉國勳建議將北都公路延伸至東面接駁沙頭角口岸,西面連接洪水橋,在北都區公路設計加入大型交通交匯處,設立巴士及鐵路轉乘站等大型樞紐,強化北都區整個交通網絡。他指,政府原有的走線未覆蓋北部都會區的核心區域,伸延後可連接洪水橋商業核心區,將來成三鐵匯聚的交通樞紐及港深西部公路。「目前公路規劃至沙頭角公路交匯處,到沙頭角口岸仍然有一段路,而將來沙頭角口岸亦會重建,規模比現時大,走線可擴闊現有沙頭角公路或邊界巡邏路延伸至沙頭角口岸。」

冀同一合約招標設計及建造

他續指,按目前計劃北都公路的勘查研究需時38個月,他建議不同路段可按迫切需要及實際情況分階段動工,先進行較中心的新田段、古洞段,亦可採用「設計及建造」模式,設計和建造以同一合約招標,簡化程序,預計2030年前有關路段可加快落成,令附近居民早日受惠。

成本方面,政府向立法會申請11.3億元撥款進行勘查研究工作,當中工地勘測費佔逾一半。劉國勳建議降低相關開支,例如減少隧道路段,或考慮其他採購方法等,目標比現時成本降低兩三成。

他說:「最初政府在委員會提出北都公路研究時,未能充分掌握大部份土地用途,令北都公路主要用隧道方案作估算,需穿山過洞,涉及大量斜坡等,故要700多個勘探點。現時新田科技城等規劃大綱圖已獲通過,土地用途分布更清晰,路政署可掌握更多資訊,減少隧道路段,從而減少勘探點,不單能降低研究及勘探成本,日後工程造價也可調低。」

路政署:減建隧道降成本

路政署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將於北都公路的勘查研究中,按最新的發展規劃詳細檢視北都公路的初步走線以及其他方案,包括是否需要於東西兩端延伸北都公路,並就不同方案作技術評估,從而為項目敲定最適切及最具成本效益的走線。

路政署又指,該署將於勘查研究階段,繼續緊密與新發展區的規劃工作協調,考慮各項因素,盡量以地面道路或高架橋形式興建北都公路,減少建造隧道以降低建造成本。同時,積極考慮採用不同合約模式,例如「設計及建造」或「承建商前期參與」等,務求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加快推展北都公路項目,滿足北都發展的交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