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考評局昨日公布最後一屆教師語文能力評核(俗稱「基準試」)報告。在是次評核中,普通話測試的聆聽與認辨卷僅約四成人達標。報告指出,部分考生未能識別不符普通話規範的說法,例如「脫掉口罩呼吸真好」,又誤判「我怕被人炒魷魚啊!」等通行表達為不合規範。英文測試的寫作卷僅51%達標率,報告指有考生串錯常用單字,包括把「victim」串錯做「victum」,亦有人把應為名詞或動詞的「fear」誤作形容詞使用。
教育局早前公布,原作為於香港學校擔任英語及普通話教師要求的基準試,下個學年會改為以其他現有測試的對應成績認證,普通話科達標會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水平測試二甲等取代,而英文科則會以IELTS考試7.5分取代。
就早前已完成的最後一屆基準試,考評局昨日發表評核報告分析考生表現,普通話科主要在聆聽辨誤部分較弱,有考生未能識別「脫掉口罩呼吸真好」、「那就積極點兒,出去派傳單吧」、「我最近手風可不怎麼樣」等說法並不符合普通話規範。對「我怕被人炒魷魚啊!」及「你來了就湊夠數了」等通行表達方式,卻又被誤判為不合規範。
報告提醒,考生需提高普通話的敏感度,除了語音,也不能忽略語言實際運用。
英文寫作表現差 語法錯誤多
英文科表現較差為寫作卷,評核要求為家長教師會通訊錄撰寫400字短文,報告指不少考生出現串錯字及用錯字等常見問題,而表現較差者文章文筆亦欠專業,且想法重複、闡述累贅及語法錯誤多,又過分依賴採用「Firstly」、「Secondly」、「Moreover」及「Furthermore」等句首連接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