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翊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為了配合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目標,港交所去年3月底推出18C章上市新規,旨在吸引高增長潛力的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日前接受內地《證券時報》訪問時表示,自己上任剛滿5個月,現時要思考的仍很多,包括如何繼續優化上市制度、令互聯互通營運更加暢通無阻,以至努力提升股市流動性及繼續豐富交易產品等。她強調,中國戰略仍是港交所核心,因為國際投資者要和香港打交道,無非是看中內地龐大市場機遇;同時香港會不斷優化上市機制,為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尤其是科技創新發展提供融資支持。

不擔心18C公司上市「遇冷」

陳翊庭透露,現在還有更多企業正在根據18C新規籌備上市,而今年港交所已有40隻新股上市,全球排名第三,截至7月底,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有106宗。她又憶述,2021年,一位創投界的前輩問到港交所是否有考慮如何服務「專精特新」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她指當時仍不太了解「專精特新」,然而經仔細研究後,她認為吸引這些公司來港上市可以真正服務實體經濟,也非常契合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目標。

她強調,不擔心18C公司上市「遇冷」,因為凡事都有過程,部分企業或考慮到目前估值不夠高,在等待上市時機。她建議企業在估值不高時可先做IPO,等到市況好轉後可進行再融資,而港股市場再融資工具有很多。過去10年,港交所新股融資金額約為2,940億美元,累計首發募集資金領跑全球,2018年起進系列改革後,新經濟公司貢獻香港金融市場65%新股集資額。

互聯互通永遠做不完

陳翊庭指,大灣區在製造業、科技創新、人才等方面有非常大競爭力,未來將加強香港及區內不同城市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提升香港資本市場及整個大灣區的全球競爭力。她又提到,互聯互通是一道永遠做不完的題,從股票通開始,逐步擴展到債券通、ETF通、互換通等多個領域,並且仍不斷擴容。她透露,目前仍在擴大滬深港通標的,正在籌備納入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和內地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REITs),未來產品將更加豐富,而下一步仍有很多可以探討和研究方向,如能否納入衍生品、大宗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