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倩)工業意外事件近年不時發生,香港建造商會自今年4月起推行安全表現記分制度。有業界人士表示,記分制推行至今,約有130個地盤參與,佔全港地盤約六分之一,但該制度現時仍存在漏洞,工人的分數不對外公開,地盤之間不會互通有關資料,故被記分高的工人仍可以轉到其他地盤工作。他預計,未來建造業議會或會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實行記分,並在進入地盤前向判頭展示紀錄。
根據安全表現記分制度,當工人的記分達到或超過10分時,他們可以自願參加半天安全改進課程,修畢可抵消3分;記分達到或超過15分時,會被強制參加一天安全改進課程,完成後則可抵消6分。有業界人士指,在佩戴安全帽和吊運工序上被記分的工人比較多。他續指,該制度被多數工人接受,並認為有效提高安全意識,但亦有少部分工人因擔心計分影響其業績而不想推行記分制,「有些工人則認為之前的施工習慣一直行得通,不想作出更改。」
料轉手機App記分
入場需展示
建造商會表示,現時記分制度存有漏洞,「工人分數目前不能在地盤與地盤之間互認,因為考慮到保護私隱,這樣在這個地盤被記得多分的工人,轉到另一個地盤工作也不會受到影響。」他預計,未來建造業議會或會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實行記分,並要求工人在進入地盤前向判頭展示紀錄。
對於工地工人在暑熱警告下按照《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休息,有業界人士指,有時工人在發出暑熱警告下仍堅持工作是因其不想延誤下班時間,「他們不想因為暑熱警告下暫停了工作,從而晚了收工。」
另有業界人士提到現時建造業工人人手短缺,泥水工種尤甚,認為輸入外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泥水工工人的平均年齡約55歲,每天工作五個小時已經好極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