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1年成立以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照顧彼此利益訴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強化發展戰略對接,積極推動貿易、交通、能源、科技等領域合作,堅持走互利共贏、共同繁榮之路。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海外人士期待上合組織各方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
強化發展戰略對接
從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到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風電場,從烏茲別克斯坦的中亞第一長隧道「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到吉爾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從中巴經濟走廊到中蒙俄經濟走廊……一個個重點項目成功落地,見證上合組織國家不斷深化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今年6月,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標誌着中吉烏鐵路正由設想變為現實,向國際社會展現了三國攜手促合作、共同謀發展的堅定決心。
吉爾吉斯斯坦政治經濟學學者葉爾金·阿布德拉扎科夫說,吉爾吉斯斯坦是多山國家,中吉烏鐵路將讓該國貨物有機會運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主要港口,進而打入新市場。「相信這條鐵路將成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線路。」
搭建更多合作平台
近年來,上合組織建立起多個務實領域部級會議合作機制,中方也設立了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上合示範區)等合作平台。上合組織積極發揮這些機制和平台的作用,全力破解務實合作堵點難點,促進成員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中亞地區的農產品由此進入中國,中國的家電、汽車則出口至中亞。隨着中歐班列往來兩地,上合示範區已成為各地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進行國際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阿富汗卡丹大學國際關係學者賈拉勒·巴茲萬表示,通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綜合服務平台進行對華貿易減少了報關與運輸等環節時間,阿富汗松子等產品可更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
培育合作增長點
目前,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口佔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約佔全球四分之一,構成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和互聯互通空間。面向未來,上合組織正培育合作增長點,促進各國經濟協同聯動發展。
綠色低碳是世界發展的潮流和趨勢。近年來,上合組織積極開展生態環保和綠色經濟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去年底,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烏茲別克斯坦1吉瓦光伏項目首期400兆瓦實現併網發電。這是「一帶一路」框架內中資企業在中亞投資建設的最大光伏項目。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後,每年發電量可達24億千瓦時。
今年2月,華為-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聯合創新中心在哈首都阿斯塔納正式成立。作為中亞地區首家鐵路數字化創新中心,該中心將助力哈薩克斯坦建設高效、安全、個性化和智慧的鐵路系統。
「實現經濟共同發展是上合組織擴展合作的重要方向。」哈薩克斯坦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古麗娜爾·沙伊梅爾格諾娃表示,上合組織致力於打造安全的發展環境、相互連通的基礎設施以及制定共同的標準和規則,必將為地區經濟合作注入新活力。 ◆新華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