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5萬名建設者攻堅克難,歷時7年籌備建設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今日(30日)正式通車運營。回想工程建設中的每一個日夜,建設者們為團隊克服種種困難、取得各項突破、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感動驕傲。
黃清飛作為中交公規院深中通道勘察設計(A合同段)隧道專業負責人,在2016年4月就進場中山,從施工圖設計到確定建設方案,他與他的團隊經歷了超過3年的長期論證,最終給出了一個高效、經濟、安全的方案,與其他建設者們一同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沉管隧道。
談及技術創新,中鐵山橋深中通道G05標項目常務副總工王恆向記者介紹,主要板單元的製造已經擺脫了傳統的手工焊接,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在鋼橋樑拼裝的階段採用了很多小型的便攜自動化設備和焊接機器人,大幅提升施工的自動化率。
來自廣東新粵的張永忠和他的團隊主要負責深中通道JD2段全線的收費、監控、通信和景觀照明、橋樑照明以及隧道照明。他回憶道,箱梁裏的作業空間很有限,溫度經常達到五六十度。在交叉作業階段,隧道裏面同時幾百人一起幹活。但比起困難,張永忠表示,能夠參加此類橋島隧「超級工程」的建設是他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記者:帥誠、黃寶儀
拍攝:帥誠、黃寶儀
剪輯:思明、于海江、帥誠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