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回歸祖國27年以來,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更亮更光,背後原因除了有賴「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幾代港人的共同努力也功不可沒。在香港生活四十多年的「開心姐」便是其中默默付出、勤奮努力的一份子,任職保安員的她多年來利用工餘時間做義工,自學技術、甚至倒錢做義務工作,例如為長者剪髮、陪長者覆診,新冠疫情期間不計較有沒有工資,奔波在檢測中心等前線崗位做義工。她形容社會變得愈來愈穩定,市民生活得更安樂,現在有香港國安法以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什麼都不用擔心,我們可以自由表達意見,不用擔心受到暴力威脅及脅迫。」

開心姐多年來利用工餘時間做義工,指香港可愛之處是互勵互勉的獅子山精神。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來港多年的「開心姐」見證香港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香港正式回歸當日,我興奮到成晚睡不著。」她憶述當天自己在電視上收看直播,她形容莊重嚴肅的儀式令人振奮,市民慶祝的場面亦非常熱鬧,當她看見解放軍進入香港那一刻,感覺好激動,好安心,「香港終於回歸祖國!回歸自己的大家庭!」

在「開心姐」心目中,香港最可愛之處是互勵互勉的獅子山精神,新冠疫情期間更將這種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開心姐」在疫情最嚴峻時義無反顧站在抗疫最前線,在隔離營、檢測中心、疫苗接種中心等最危險地點從事保安工作,在口罩最短缺的時候,她試過一個口罩連戴12小時,承受極大的感染風險,「那時很少人返工,他們不敢上班,我就一直值班。」除了在夜間做保安,「開心姐」日間亦做義工,例如到檢測中心維持秩序,「不夠人手,朋友叫幫忙我就去,冇人工我都會去。」

開心姐多年來利用工餘時間做義工,指香港可愛之處是互勵互勉的獅子山精神。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因為熱愛這片土地,「開心姐」過去近十年不計回報為這座城市付出,之前似乎每天都做義工,猶如上班一樣,她還專門學習技術,考取3個剪髮的證書,曾到社區、屋邨、老人院為長者剪髮,以及陪長者覆診,有時更要貼錢做義工,「連車費都蝕埋,現在才說可能有20元車馬費。」

無私付出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開心姐」眼中香港始終是有愛的社會,目前她在屋邨擔任保安工作,只要用心工作、有禮對待住戶,真誠自然能感動別人,她舉例大廈部分孩童出門時會禮貌向她打招呼,叫「姨姨早晨」,最近端午節亦有住戶送她糉子,「開心姐」形容自己收到時非常開心,並會與同事、清潔工分享。「我十幾歲就來香港,在香港那麼多年,對香港這個地方以及香港市民都有深厚的感情,這裏是一個福地,好喜歡這裏。」她期望香港在祖國的帶領下,發展得愈來愈好、香港市民「人人都有工開」。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