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管理將更上一層樓 拓創科培育新質生產力
香港作為世界知名的自由港及國際金融中心,在回歸祖國後,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日趨緊密,形成了獨特的金融優勢,多年來吸引大量跨國企業和投資者將資金「泊港」,更有分析看好香港在2027年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不評論上述預測具體會在何時實現,不過他相信香港的財富管理規模超過瑞士是必然發生的。他又指,不同意外界稱本港缺乏提振經濟的新觀念與策略,特區政府目前任務之一是要鞏固經濟增長,包括聚焦中長期經濟動力,培育新質生產力,鞏固經濟發展動力,以及開創一些新發展動力,如創新科技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本港今年首季經濟增長約2.7%,陳茂波指香港作為細小而開放的城市,目前正面臨內外挑戰,如高息環境及不斷變化的消費模式等,而在首季本地面對高息環境、地緣政治風險,及資產市場面對相對較弱的投資情緒等,但特區政府應對不同挑戰時反應相當敏捷,他強調在發展經濟時,必須意識到本港的競爭優勢是「一國兩制」,而本港最堅定後盾是來自中央政府的支持。本港面臨的挑戰亦包括資本流動方面的影響,他認為本港有需要開闢新的資本來源,因此政府官員頻頻外出「說好香港故事」,如去中東路演,為投資者鋪路搭橋,介紹如何利用好香港平台。
吸引內地東南亞中東資金
陳茂波對本港未來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業務增長相當有信心,相信香港的財富管理規模超過瑞士是必然發生的事。主因「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增長比較穩定,加上大灣區有逾8,000萬人口,都是全國之中相對富裕的地方,大灣區居民有強烈資產配置需求,當中包括考慮境外資產配置時,就很自然會經過香港此平台去配置」,同時他亦留意到東南亞資金亦喜歡來港設立其家族辦公室,並以香港作為一個平台去開拓內地業務,對中東方面亦具有同樣吸引力。
據《2023年波士頓諮詢集團全球財富報告》,瑞士是2022年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管理2.4萬億美元資產,香港以2.2萬億美元排第二,報告料香港到2027年將超越瑞士,以3.1萬億美元資產成為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瑞士則以2.8萬億美元居次席。新加坡續排第三,由2022年的1.5萬億美元,升至2027年的2.3萬億美元。而據特區政府財庫局資料,截至2022年年底,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超過30.5萬億港元(3.9萬億美元),是亞洲區內最大的對沖基金中心和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看好下半年IPO強勁反彈
就未來發展策略而言,他認為首要發揮本港在傳統金融服務方面優勢,同時思考可以如何進一步增強本港的競爭優勢,他看好首次公開發行(IPO)下半年將迎來強勁反彈。而除了傳統金融服務外,本港亦可開闢一些新的、具有巨大潛力的領域,如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等,因為若要為維持未來經濟增長動力,技術及創新都很重要。他希望本港可以實現經濟結構的多元化,不能過度依賴金融服務、物流和貿易,而是需要開發新的技術和創新。他說,特區政府綜合香港自身優勢,已鎖定幾個重點發展的創科範疇,包括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醫藥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及先進製造等。
港投公司引導港創科發展
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特區政府以策略性推動創科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港投公司早前已和兩家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預告未來數月會陸續宣布更多戰略合作夥伴,並落實直接投資和共同投資項目,涵蓋生命科技、綠色科技等領域。
陳茂波表示,港投公司的定位,一方面是發揮其資本引導和槓桿市場的力量,吸引科企落戶的同時,讓它們更深度扎根香港,助力香港加速建構更蓬勃的策略產業生態圈,他認為港投公司與科企簽署合作,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示本港如何通過港投公司的投資牽引驅動、培育更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亦看好港投公司有助推動其投資組合內的企業更積極參與香港本地、內地和海外的創科網絡,探索更多應用場景、發展機會和尋找更多潛在的投資者及客戶群,策略性推動目標產業發展,長遠提升本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活力,並賺取投資回報。
陳茂波專訪精要
財政
◆政府仍有逾7,000億元財政儲備,加上借貸比率亦比較低,本港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完全有能力面對外圍環境的壓力,並且有空間去恢復財政平衡
樓市
◆現時樓市是有支持,包括市場的剛需,來自本地人需求及外來者居住需求
◆樓市會大幅下降的風險並不高,惟輕微波動則難免
引資
◆我哋多了一些外展活動,去不同地方如歐洲、東南亞,招商引資、人才等都大力推動
超級聯繫人
◆香港作為國家面對國際的窗口平台,作用非常重要,曾到訪歐洲、美國等地接觸當地商界,他們好重視香港此平台
◆香港作為連接中外平台,未來要繼續維持同埋發揮好有關優勢
旅遊業
◆除了內地之外,國際旅客都好緊要,未來希望可透過舉辦更多盛事,吸引不同人參加
製表:記者 馬翠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