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坐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兼聯通世界優勢,不論投資或營商均是機遇處處,俗稱「投資移民」的本港「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開通3個月收到熱烈的查詢及申請。特區政府昨公布,「新計劃」自3月1日起推出至5月底,投資推廣署收到逾3,000宗查詢,及接獲251宗申請,並已批出103宗申請的淨資產審查,入境處則已就43宗申請作出「原則上批准」。連同澳門的申請者在內,投推署及入境處合共接獲341宗申請,以每宗3,000萬元計,至少可帶來102億元新資金,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的發展優勢。◆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根據特區政府公布,「新計劃」總體外國申請者有333宗,分別是投推署收到245宗申請、入境處收到88宗;另外來自澳門的申請分別有6宗及2宗,即投推署及入境處合共收到341宗申請。而在外國申請者中,以來自幾內亞比紹的最多,投推署接獲100宗申請、入境處接獲39宗;第二來源國是瓦努阿圖,投推署接獲92宗申請、入境處接獲33宗。
許正宇:約需三星期完成審批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回應立法會議員相關提問時指出,投推署及入境處會盡快處理申請,所需時間視乎個別申請所載申請人的資產類別、證明文件是否充足等而有所不同。就淨資產審查的申請,如申請人提供的資料及證明文件齊備,投推署一般約需三個星期完成審批;至於入境的「原則上批准」,在收妥全部所需文件後,入境處一般約需三星期完成審批。
許正宇提到,特區政府有信心「新計劃」會受到有意來港投資並在香港發展的投資者歡迎,把資金引入香港的資本市場,提升香港的國際資產和財富管理樞紐地位。就與金融機構等持份者對接,讓他們了解「新計劃」的詳情,投推署舉辦了24場簡介會,涵蓋金融服務業的不同界別,包括銀行業、證券業、基金業、保險業及會計界及法律界等專業團體,合共接近2,000人參與。
本港的新版「投資移民」計劃申請門檻3,000萬元,並規定當中至少300萬元要投資於支持創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其餘2,700萬元可投資的資產包括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以及非住宅房地產等。申請者須為外國國民、中國籍而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士、澳門居民以及台灣華籍居民,投資者可連同其配偶、伴侶及18歲或以下未婚的子女一併享有在香港的居留權。
業界對業務前景持積極態度
業界持份者普遍歡迎「新計劃」的推出,尤其是服務高資產淨值人士或家族辦公室的服務提供者對「新計劃」為他們帶來的業務前景持積極態度。投推署會繼續解答他們的問題,並在「新計劃」網頁上公布常見問答,以推動「新計劃」的有效執行。投推署會繼續聯同相關政府部門宣傳「新計劃」,包括向不同商會、國際持份者及家族辦公室作出推廣。
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昨表示,有關數字代表「投資移民」計劃僅僅開通3個月,就收到約250份申請,意味着近75億元外來資本有機會注入香港市場,振興香港經濟。她指出,美聯移民在新資本投資移民開啟之後,也收到數百宗查詢,客戶都表示十分歡迎重啟申請,當中大部分查詢來自內地,小部分來自東南亞地區。
可推動創科領域 利好港經濟
鄭天殷表示,新計劃相比2015年舊計劃最大的不同,為新增淨資產審查及投資規定審查兩大環節,由投推署主導其實施。新增「資產審核」意味着投資者需每年提交一份專業會計師資產報表,這一舉措可以確保外來投資者帶來健康合規的資產,每一年提交的會計師資產報表可以幫助政府確保資產真實流動在香港市場中,避免出現中途提前取出投資額的現象,真實的外來資產可以幫助香港經濟發展,特別是香港創新科技領域及工商舖市場。
「新投資移民」將成樓市新動力
鄭天殷表示這批新香港投資移民申請者不僅能帶來投資額,還有助於香港樓市恢復,新投資移民獲批人士將成為購房主力軍,隨着香港樓市「全面撤辣」政策的落實,新拿到香港身份的「新投資移民」獲批者將以以往先租後買,換成現在會直接考慮在港購房,這有助於提高他們在留港落戶的興趣及幾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