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目前香港每天產生約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其中廚餘佔家居廢物34%即3,740噸,惟香港廚餘回收設施嚴重不足,難達至源頭減廢。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出席立法會會議上表示,在積極增加廚餘回收設施下,今年5月平均每日回收量約270公噸,較去年增加約60%,惟廚餘回收率仍不足10%,故未來增加公共屋邨和私人屋苑智能廚餘回收桶數目一倍,目標是兩年內公屋達至「一座一智能廚餘回收桶」。
謝展寰表示,環境保護署正持續擴大廚餘收集網絡,在廚餘量較多的公私營處所設收集點,由2022年中約170個大增至現時超過1,100個。收集家居廚餘方面,環保署已在全港逾九成公共屋邨安裝698個智能廚餘回收桶,預計下月全港所有公共屋邨完成安裝超過700個回收桶。
兩年內冀公屋一座一智能回收桶
未來一年,環保署會進一步加強各項家居廚餘收集措施,除增加公屋和私人屋苑智能廚餘回收桶數目一倍外,又會設立百個廚餘回收流動點,以及在約百個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回收點,同時正與房屋署和房協商討,預計今年第四季前於55個已開展計劃的高用量公共屋邨增加智能廚餘回收桶,目標是兩年內達「一座一智能廚餘回收桶」。
在加強廚餘回收桶清理方面,謝展寰表示,環保署已向房屋署提供額外資源,增聘清潔人手為所有參與計劃的公共屋邨加強清潔服務,包括更換滿載廚餘的內桶。在私人住宅方面,為免出現空窗期,資助項目完結後亦會繼續支援有關私人住宅樓宇回收廚餘,「我們預計2024至25財政年度將有超過4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在私人屋苑投入服務。」
在鄉郊和三無大廈方面,環保署已於較鄰近住宅區的綠在深水埗、綠在東區、綠在西貢和綠在沙田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供附近如三無大廈等因空間限制,未能安裝廚餘桶的樓宇居民使用。為推動鄉郊廚餘回收,環保基金亦資助鄉村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和廚餘預處理設施「廚餘再生俠」,村代表若有意在鄰近鄉郊垃圾收集站設置廚餘回收桶,環保署會協助和食環署探討其可行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