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日舉辦「第十一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城市」建設加速!香港近日舉辦「第十一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對海內外「未來數字城市」及工程建設行業智能建造與管理的數字化戰略與政策、數字化的詮釋與應用,以及智能化的融合與發展進行探討。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袁正剛在交流會上分享BIM(建築信息模型)一體化賦能建築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和成果,在灣區已設「智慧建造及華南總部基地」。

香港舉辦的本屆BIM技術國際交流會,以「BIM賦能未來城市之數字建造與管理」為主題。會議期間還對BIM、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程項目的智慧設計、智能建造和智慧運維中的應用進行交流,促進BIM技術在數字城市建設中的深度融合應用。

「國產BIM(建築信息模型)正向設計通過協同設計、設計成本及設計施工一體化,打通BIM全過程,確保設計品質、成本控制和數據安全,實現了設計品質和設計經濟性的雙提升。」袁正剛認為,廣聯達以設計為核心,構建統一平台,打造了廣聯達數維設計產品集,包括廣聯達數維房建產品和廣聯達數維道路產品,使數據在工程建設各階段無縫流轉,實現設計成本一體化、設計算量施工一體化。

「智慧建造及華南總部基地」入駐灣區

以「智慧建造及華南總部基地」為例,該項目深度應用一體化設計解決方案,採用廣聯達自主研發的國產三維設計軟件及協同平台,實現了建築、景觀、室內全專業協同設計,以及各參建方多方聯動的設計管理、設計算量、設計施工一體化。

「工地工業化是施工階段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其核心是將智能建造、BIM應用延伸到生產環節的業務創新。」袁正剛以「智能模板無人工廠」為例介紹,工地現場傳統木模板作業效率低、環保差,「智能模板無人工廠」打造前期精細深化設計,應用數控與智能設備,以數字化平台為載體搭建數字化加工整體解決方案,配模由「軟件」替代「師傅」,加工由「機器」替代「木工」,安裝由「散拼」變為「組件化拼裝」;如此,不僅實現精細化管理,大大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安全環保且成本大降。

袁正剛表示,平台化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經之路。為此,廣聯達打造了建築行業數字化的核心能力PaaS平台——廣聯達建築業務平台。該平台以開放架構方式提供建築行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核心能力,滿足建築企業客戶和行業應用開發商(ISV)在業務集成、產品適配、應用開發和生態推廣等方面所需的數字化能力需求。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