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日,中國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圖書館收到美國圖書館協會發來的2022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國際圖書館創新項目主席獎」的獎狀,以表彰該館「書法傳承與互聯項目」利用書法藝術活化館內古籍文獻的創新貢獻。

美國圖書館協會創於1876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與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專業協會之一。國外的圖書館概念在中國最早見於林則徐組織編譯的《四洲志》,首次將「library」一詞譯作「大書館」。如今,中國的圖書館在面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挑戰之時,也在逐步藉助新科技打造智慧圖書館。但在圖書館的現代化轉型階段,有個長久的問題沒有得到完善的解決,即如何發揮圖書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職能,解決古籍文獻與現代讀者距離疏遠的問題。邵逸夫圖書館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書法藝術活化館內古籍文獻的項目,則為年輕讀者接觸古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創新思路。

2022年的「美國圖書館協會國際圖書館創新項目主席獎」僅頒發給國際上兩所圖書館。獎項名單公布之時,國內外仍處於疫情防控期間,這份得獎的消息暫掃疫情的陰霾,格外鼓舞人心!實際上,這是邵逸夫圖書館第二次獲得該獎項,在2021年該館首次以「燈塔古蹟保育研習實踐項目」獲得當年的創新獎,表彰其通過物質文化遺產的燈塔創建了一個不斷發展的地方歷史補遺教育項目。「書法傳承與互聯項目」的獲獎證書一直沒能成功寄到香港,輾轉打聽消息才知道由於疫情原因,獎狀寄出後被退回了倉庫。上周終於收到了電子版的獲獎證書,可以一睹書法項目的獲獎評語,紙質版證書也將在不日重新寄至香港。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