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會 、港澳台僑委員會委員洪明基(郭瀚林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瀚林 凱雷 兩會報道)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洪明基提出了關於推動實體商業企業持續減稅降費的建議。他提出,作為商品流通的終端環節,零售、餐飲、生活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和基礎產業。持續推動減稅降費政策有助於支持企業堅定信心,加大投資,開設新的門店,進而提供新增就業容量,穩定全社會的就業形勢。

洪明基指出,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共同發布的《零售業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評估》報告顯示, 2020年我國零售業增加值超4萬億元人民幣;吸納全職就業5761萬人;拉動勞動者報酬10878億元。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52890億元,同比上升20.4%。然而,原材料、房屋租金、用工、用水用電等固定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壓縮利潤空間,成為制約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

他建議,國家應該延續對企業經營起到重要托底作用的利好政策。主要是2023年底到期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持續的減稅降費政策有助於支持企業堅定信心,加大投資,開設新的門店,進而提供新增就業容量,緩解就業壓力。另外,他建議取消研發費用進行加計扣除行業限制的規定,或允許集團總部管理公司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洪明基還對記者表示,應繼續增加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研究改變單人核算為家庭核算的個稅機制,從而提升居民實際收入,為消費復甦打造更加堅實的基礎。此外,現行的《就業保障金管理條例》亟需優化,對於為一級、二級、精神、智力等就業最困難的殘疾人群體提供就業機會的企業,加大殘保金減免力度,從而對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先進企業提供減稅降費槓桿效用的支持。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