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衍生工具的推出,有部分原本不方便參與的投資者,終於可以正式參與,繼續帶動現貨的需求,然後,又反過來又增加對衍生工具的推動。 資料圖片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部分投資者可能心存疑問,是否真有必要強調投資哲學和操作理念的反思,而不是思考過程後的答案和結論。但其實,真正主導全球資金流,影響市場最有力的參與者的,正是思考的過程。

比方說,一兩天前市場上某個極具分量佔比巨大的參與者發表報告指出,未來一段日子,假如投資者仍維持以往單純買入後持有,純粹以被動型投資,便以為有好回報,將會發現不久將來,這裏的實現回報將會偏低,而正因如此,投資者應增加主動型投資的比重云云。

宜及早部署 莫錯失先機

心水清的讀者會發現,其實本欄上周五(2月23日)早已有類似的善意溫馨提示,即積極的誘因和資源的下降令市場效果隨之降低,此外,當時本欄亦提出如此結論:操盤者所需要小心的環境轉變。如此看來,不就發現,假如大家嘗試這種思考方式,不難及早發現其他主要市場參與者的觀點,從而及早進行適當的部署,而不用等待人家告知答案,錯失先機。

自覺不自覺 一直在採用

其實,對於這種互動思維,投資者一點都不陌生,自覺或不自覺地,一直都在做。比方說,近日所見,比特幣持續走高,成為財經新聞的焦點之一,即是一個好例子。是的,說起來,比特幣的強勢,投資者絕對有跡可尋,尤其是隨着有相關的衍生工具獲美國監管當局放行大開綠燈,效果上自然會帶來正反饋。

事實上,衍生工具的推出,有部分原本不方便參與的投資者,終於可以正式參與,繼續帶動現貨的需求,然後,又反過來又增加對衍生工具的推動。換言之,上述的趨勢,不應是新聞,反而是全球投資者,起碼是有關注加密貨幣發展的,都可以即時指出的。

以此觀之,其他投資者也可以同樣的思維,設想到別的投資者可以有共同想法,結果是,先不管個別投資者本身是否看好比特幣,但起碼,某個投資者可以設想如下:單憑衍生工具推出,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仍然有利衍生工具和現貨兩方面的市場活動,比特幣向上可期,自然也令該投資者的需求增加,成為其中一分子。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然也可以設想,即使別的投資者本身沒有對於比特幣的明顯看好偏好,但純粹由於上述原因,也會增加需求。

槓桿長倉增 價格添波動

正因如此,目前市場參與者反而應該關心的是,在衍生工具層面,會否聚集很多投機性的長倉,當中的槓桿比例高,自然令短期資產價格向上之餘,資產價格波動性亦隨之而增加。(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