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在即 商界夥科技公司「化腐朽為神奇」

香港將於8月實施的垃圾徵費計劃,只是減廢其中一個環節,更重要是回收產品循環再用或再造,以達至減廢終極目標。香港不少企業亦發揮商界力量回收廢棄的塑膠、舊衣等物料,將廢物變為有用物料。生產內衣的Wacoal(華歌爾),自2014年起回收舊胸圍,經過多年嘗試回收,於去年8月與一間本地科技公司合作,將布製的舊胸圍化腐朽為神奇,變身為液態的油漆,擬使用這些油漆為基層市民和獨居長者修補家居,以及向繪畫壁畫的藝術家提供顏料,回饋香港社會。華歌爾指出,廠商將舊衣循環再造需要額外投入資源,令不少商界卻步,建議特區政府將徵收到的垃圾費,資助商界參與回收再造。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將廢物變為有用物料,可賦予物件新生命、新使命,也能減少廢物的產生。華歌爾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美娟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日本早已流行胸圍回收再造,香港則在201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推出內衣回收活動,當時收集到的舊胸圍會運到日本轉化為發電能源,「當時兩個月收集到超過兩噸的胸圍,但轉廢為能的成本非常高,回收後要付錢給回收公司處理,加上船運費用,涉及六位數字花費。」

油漆擬捐予獨居老人修飾家居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基於衞生問題和航運受影響,令活動一度停止,去年疫後恢復,但就改變了以往運到日本轉廢為能的模式。張美娟解釋:「花費大,且運輸亦產生碳足跡,並不環保。」該公司認為就地循環再造最符合環保原則,最後夥拍環保科技公司「金田農匯」(Greentins),令布製胸圍與液態油漆這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物品,在新科技的加持下,竟有着「前世今生」的關係。

張美娟介紹,該公司負責收集舊胸圍,交予「金田農匯」打碎以及加入有機成分混合,最後製造成環保油漆,若不加色素便可作為底漆使用,加入顏色更可用以繪畫壁畫。

她表示,公司每年有為回收預留經費,若運到日本轉廢為能,兩個月的經費已相等於在本地回收、循環再造的一年花費。產生的環保油漆主要用作慈善用途,「比如邀請藝術家用在壁畫或一些要用油漆的慈善活動上,可以捐助,更加理想就是找一些社福機構,協助獨居老人修飾家居,現正物色可合作的機構。」

公司門店專設胸圍回收箱

回收內衣需要額外成本,現階段該公司只在門店設回收箱,估計垃圾徵費實施後收到的胸圍數量會增加,「任何品牌的胸圍都收,但不是大量回收街外的內衣。」

她坦言,以往曾給優惠券予交出舊胸圍的巿民,其後發現是錯誤做法,「最初有膠袋給他包裹胸圍,但有人卻包裹尿片、薯條等投入回收箱,換取50元優惠券,故後來要求(將膠袋內的胸圍)倒出來,回收箱亦造得密封點,希望他們真正意識到舊內衣可以重造,而非為了一張優惠券。」

在回收胸圍的同時,她表示,目前售賣的胸圍採用不少環保物料,「譬如一些胸圍的海綿罩杯,以前用石油的副產品作材料,現在用一些玉米的副產品,更容易降解。」另外,一些胸圍肩帶布料亦採用膠樽轉化的再生紗線,但成本增加15%,產品卻未有相應加價。

對特區政府將於8月推出垃圾徵費計劃,張美娟直言,這對商家以至所有巿民來說都一定會有影響,但必須支持,「香港仲有多少地可以填?」在將產品循環再造的過程裏,生產商需要額外投放資源,令部分商界卻步,她建議特區政府將徵收到的垃圾費,資助商界參與回收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