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加拿大政府近年實施所謂「毒品安全供應計劃」,聲稱為癮君子提供「更安全的毒品」,可以減少服食注射受污染毒品的風險。但加拿大政治事務專欄作家齊沃指出,加國當局非但沒有引導癮君子戒毒,反而幾乎無限期為他們提供免費毒品,令濫藥問題愈演愈烈。甚至有年輕人誤將政府提供、性質與海洛英相若的成癮類藥物當作止痛藥,不知不覺間染上毒癮。
齊沃解釋,加國政府通常分發效果與海洛英相若的類鴉片藥物「氫嗎啡酮」(Hydromorphone),每片約8毫克,普通人服食2至3片即會產生濫藥反應。然而癮君子吸食的藥物芬太尼,其成癮強度是氫嗎啡酮的30倍至50倍,當局為鼓勵癮君子棄用芬太尼,只能加大氫嗎啡酮供應量,平均每人每天獲派10片至30片。不過多數癮君子的身體早已產生耐藥性,氫嗎啡酮根本無法滿足其需求。
癮君子黑市售免費取得毒品
齊沃指出,癮君子取得免費的氫嗎啡酮後,即透過黑市將其售出,換取毒資購買芬太尼。由此一來,加國毒品黑市規模反而愈來愈大,氫嗎啡酮價格從每片約20加元(約115.5港元)急跌至僅1加元(約5.8港元),部分年輕人出於好奇心購買服食氫嗎啡酮,很快便出現濫藥問題。
數十名齊沃訪問的加國年輕人表示,當局兩年前實施毒品安全供應計劃後,氫嗎啡酮便開始流行,他們購入的幾乎都是政府合法供應的藥片。許多服食過氫嗎啡酮的年輕人,全然不知該藥具有成癮性,將其認作「政府供應的安全止痛藥」因此上癮,部分年輕人甚至已開始吸食芬太尼。
齊沃批評稱,加國當局的做法實際上是放棄拯救癮君子,幾乎任由他們吸毒致死,「這種所謂安全供應計劃只會讓更多人受到毒品的傷害,對其他國家而言,加國的經歷正是一個警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