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年前一套名為《后翼棄兵》的電視劇熱爆全球,讓國際象棋這項看似高深莫測的智力運動走進大眾視野,劇中女主角通過國際象棋,在生活種種磨難和挑戰中找到人生方向,而香港亦有一位港產「棋王」高家瀚,在14歲之齡毅然休學一年,成為港隊亞運代表,更於西班牙錫切斯國際象棋節,成為首位奪冠的亞洲棋手,棋齡只有兩年的他愛上國際象棋的千變萬化,亦以行動證明人生出路有着無限可能。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
個子高高瘦瘦、鼻樑上架着一副平實的黑框眼鏡,高家瀚外表看來與普通的14歲學生並無二致,但其實年僅14歲的他卻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國際象棋高手,不僅是杭州亞運的港隊代表,更在西班牙兩個世界性大賽取得佳績,包括貝尼多姆國際象棋錦標賽第3名,以及在西班牙錫切斯國際象棋節,成為首位奪冠的亞洲棋手。
疫情反助培養下棋興趣
年紀輕輕卻能在國際棋壇上佔一席位,但其實高家瀚學習國際象棋的時間只有兩年,而他下定決心投身國際象棋的世界,卻是由於新冠疫情:「我從小就喜歡數學、解謎,小時候也曾接觸過國際象棋,不過卻是玩票性質,直到疫情開始後長期不能外出,做完功課就開始上網捉棋,慢慢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家瀚表示國際象棋棋局千變萬化,就算是同一個對手,每一局都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發展:「最有趣的是和對手面對面對局,除了技術之外,還是一場心理戰,觀察對方的反應,採用不同的下棋節奏,都會發生不同的影響,同時要一直保持集中,出現一次失誤就可能會輸了全局,我很喜歡這種見招拆招的感覺。」
別看高家瀚一副斯文有禮的乖巧模樣,他的魄力及決心都非同齡人可比,由於入選杭州亞運港隊代表,加上希望專心鑽研棋藝,高家瀚去年決定休學一年:「這建議其實是爸爸提出,媽媽當時也有一點疑慮,不過最後都很支持我,每當我出外比賽或訓練,父母都會陪伴着我。」有了父母的支持,高家瀚再無後顧之憂,全情投入在國際象棋之上,而他在西班牙錫切斯國際象棋節的冠軍,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在國際象棋出現之前,其實自己對將來也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也沒有想過長大後要做什麼,不過現在我好肯定自己想在國際象棋上達到更高的成就,很感謝父母對我夢想的支持。」
雖然不用上學,不過高家瀚的生活卻變得更加忙碌,他為自己定下了兩大目標,除了成為香港第一外,亦希望將自己的國際象棋世界積分提升至2,300分:「我的香港排名由一年前的67升至現在的第3,積分現在亦達到2,000分,積分愈高就可以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不過之後要提升積分的難度會大很多,因為面對的將是更高水平的棋手。」國際象棋比賽動輒一局五六個小時,要完成一個賽事隨時要十天半月,加上每局後都要覆盤和分析下場對手,每到比賽高家瀚精神都會處於極繃緊的狀態:「比賽時下完一局後其實已經很累,加上和教練覆盤和分析,其實沒多少時間睡覺,有時候滿腦子都是棋局,想睡也睡不着,我還在學習怎樣去讓自己的心神放鬆。」即將到成都棋院學習的他表示屆時每天會訓練至少10小時,內容包括聽課和實戰等等,一點也不比上學輕鬆。
杭州亞運經歷畢生難忘
訓練和比賽對一名只有14歲的高家瀚而言絕不輕鬆,不過他表示全靠國際象棋,自己才能夠有與別不同的人生體驗,尤其是杭州亞運的經歷更是畢生難忘:「我自己從沒想過有一天可以代表港隊出賽,還是一次如此大型的運動會,我出席了杭州亞運的開幕式,繞場時的激動心情至今還記得很清楚,我結識了很多朋友,甚至還看到了姚明,我相信即使是20年之後,我都會記得杭州亞運的點點滴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