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食物業牌照制度亦是食環署的一項重要工作。食環署署長楊碧筠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優化食物業牌照制度的原則是在無損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的同時,盡量便利食肆的經營者和顧客。她表示,去年3月推出的「專業核證制度」作為申請正式牌照的額外選擇,以及大幅放寬對小食食肆售賣食物種類的限制兩項措施,均受業界廣泛支持。她指出,「專業核證制度」能夠幫助牌照申請人士節省約14個工作天。
放寬食物種類 逾480店受惠
在大幅放寬對小食食肆售賣食物種類的限制上,截至去年年底已有逾480間持牌及新申請牌照的小食食肆受惠於放寬措施。楊碧筠說:「小食食肆以前經營規矩是只能從6個特定食物類別中選擇其中一類食物出售,但發展到今日,食肆的創新愈來愈多,花樣亦隨之增多,以往的清單已不適用,所以現時我們只針對烹調方法去規管。」
楊碧筠強調,規管是為了保證環境衞生與食物安全,「其實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拆牆鬆綁。」她表示,今年第一季將會陸續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專業核證制度」適用範圍擴大至包括普通食肆、可用「綜合許可證」涵蓋多種限制出售食物、普通/小食食肆烘焙麵包等無須再申請「烘製麵包餅食店牌照」,以及訂定較寬鬆的牌照條款,以便利商業農場兼售簡單烹調的自家農產品等。
至於在工業大廈經營食肆方面,她指出於消防、走火及建築物等考慮,較難拆牆鬆綁。在衡量市民需要與法規管制上,她認為倘若法規能夠保障市民的安全,則應該堅守,「給顧客一個安全的環境非常重要,經營者必須思考在這樣的處所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給大家用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