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今日(4日)呼籲市民奉行健康生活模式並透過接受篩查及早發現癌症,以響應2024年「世界癌症日」。
國際抗癌聯盟自2000年起將每年2月4日定為「世界癌症日」,旨在增加全球對癌症的認識,團結世界對抗全球癌症流行。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整合衞生資源,醫療人人共享」,提倡優先考慮癌症問題,並研發創新策略解決不平等及投放資源以實現公平和沒有癌症的世界。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癌症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衞生課題。在2021年,香港錄得超過38 000宗癌症新症,最常見的五種癌症分別是肺癌、大腸癌、乳癌、前列腺癌和肝癌。癌症亦是香港的頭號殺手,於2022年造成約15 000人死亡。隨着人口老化,預期癌症新症數字和相關醫療需求將會進一步上升。
預防勝於治療。約四成癌症個案可以透過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和減少接觸主要風險因素預防。發言人建議:「市民應避免吸煙和飲酒、多做體能活動、保持均衡飲食、維持健康的體重和腰圍,以減低患上癌症的風險。」
除提倡健康生活模式作為第一級預防外,政府在實施癌症篩查時採取了實證為本的方式,以達至及早診斷和開始早期治療,從而提高治療成效。
「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沒有徵狀的香港居民接受大腸癌篩查。為預防子宮頸癌,曾有性經驗的25至64歲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在「子宮頸普查計劃」下,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會為合資格婦女提供受資助的子宮頸篩查。除了「大腸癌篩查計劃」和「子宮頸普查計劃」外,第一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亦已展開,署方轄下的三間婦女健康中心及18間長者健康中心已於2021年開始,為合資格婦女提供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服務。衞生署正積極籌備推出下一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詳情將適時公布。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