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新冠疫情造就外賣行業盛行,工聯會則發現有人利用不同渠道,協助大量手持雙程證或提出免遣返聲請(俗稱行街紙)的不可在港工作南亞裔人士,非法擔任外賣員賺錢,更有黑工外賣員違法使用電動單車送外賣。工聯會建議特區政府設立自由工作者登記制度,要求平台聘請有登記的外賣員,保障本地合法勞工權益。
工聯會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昨日指出,疫後外賣需求減少,等候外賣訂單的車手人數甚至比客人多,而外賣員沒有底薪,多勞多得下為接更多訂單,違法使用電動單車送外賣,在馬路及行人路胡亂穿梭,導致多宗意外,「油尖旺、屯門及元朗都是違規使用電動單車的重災區,擔憂對行人和駕駛者造成威脅。」
手機截圖訂單畫面發給黑工
服務業總工會自由工作者分會主席王師樂則表示,前線工友舉報,部分人利用外賣平台易入職特點,使用他人在網上外賣平台上的賬戶,接取訂單送外賣,「用不同渠道協助大批手持雙程證或免遣返聲請的南亞裔人士非法送外賣賺錢。」她舉例有持身份證的同鄉「判頭」及其家人朋友登記為外賣員,再將手機借予黑工接單,或類似工地「判頭」形式,由「判頭」當外賣員接單,將手機截圖訂單畫面發放給黑工往送餐。
倡對「電動可移動工具」發牌規管
郭偉强表示已舉報油尖旺、廣東道近旺角街市一帶電動單車集中點,但未見有執法行動,建議政府盡快對「電動可移動工具」發牌規管,界定使用的區域範圍,並設自由工作者登記制度,要求平台聘請已登記的外賣員。他並建議政府負起監管責任,引入外賣平台發牌制度,把「平台公司必須為平台工作者購買一定額度意外保險」訂為發牌條款之一,保障員工權益,及為外賣員與平台確立僱傭關係,並加強調查杜絕「假自僱」。
入境處回覆香港文匯報時表示,該處過去3年在全港執行針對從事外賣工作的行動,發現大多為合法受僱的香港居民,從事外賣工作的非法勞工則會被捕,隨着《2021年入境(修訂)條例》生效,法院一般判處監禁式刑罰,刑期約15個月。
入境處亦派員接觸提供外賣服務的主要平台和商戶,提醒須檢查求職者的香港身份證及旅行證件正本,並提供如何分辨合法受僱者的資訊。該處會繼續密切關注非法勞工活動趨勢,持續加強打擊力度。
美團在香港設立的外送平台KeeTa回應香港文匯報時表示,會要求有齊全香港身份證文件及可合法在港工作的文件,才審批通過賬號成為騎手,而KeeTa現時每位送遞員在上線開始接單前,都須提交自拍照驗證為本人後,才可上線接單。系統會識別所拍的自拍照是否與系統上登記脗合,確保送遞員為本人,倘發現非註冊本人,KeeTa會禁止上線接單並作封號處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