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稱小童醫脊可報銷家長保單 有共犯疑濫發醫學證明
坊間多間「痛症中心」的所謂「療程」動輒上萬元,多名曾光顧一間「痛症中心」的市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中心為使客人順攤掏腰包,聲稱會協助客人申請保險賠償。他們指控有關「療程」全由未有專業資格的「治療師」主理,但中心就安排註冊物理治療師、脊醫或中西醫撰寫醫學證明申請保險賠償。在「痛症中心」花逾3萬元為6歲兒子治療脊柱側彎的陳小姐險些被教唆虛報資料騙保,「阿仔無買(醫療)保險,但我有買。有人涉嫌教唆合資格人士在醫學報告寫係我醫病,申請保賠,變相唔使我出錢幫個仔醫脊。但我知係犯法,拒絕呢個建議。」◆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陳小姐6歲的兒子患有輕度脊柱側彎,今年7月在社交平台見到一間「痛症中心」的宣傳帖文。為人謹慎的陳小姐曾在網上搜查該中心有無黑材料,「真係搵唔到,但後來中招我先知,原來佢哋不停改名,舊有的負評都與新公司無關,我梗係搵唔到差評。」再三查證後,她以50元小童試做價安排兒子到觀塘分店接受初次「治療」。
「坐地起價」再煽虛報資料
「職員聲稱能初步找出問題所在,再制定個人化治療及訓練方案,但我見佢哋好『流』,簡單摸幾下背脊,就開始推銷療程。」該職員聲稱,需要3個月療程才見療效,套餐價格介乎3.3萬元至8萬元,陳小姐最終選用3.7萬元的套餐,並透過信用卡付款。
詎料付款後,職員突然改口稱:「之前評估不夠準確,要再評估,又話3.7萬元的套餐不適合他。」正當陳小姐對臨時「坐地起價」面露難色時,職員建議申請保險。
陳小姐說:「對方話唔使擔心錢,因為有保險包底,之後問我小朋友有無保險?」陳小姐當時透露,曾為兒子購買意外保險,但保額不足以覆蓋「療程」費用,之後有人涉嫌教唆她用成人的醫療保險報銷。陳小姐即時提出質疑:「我個仔醫脊喎,點樣用我保單claim錢?」她引述對方稱:「過去好多客人都係咁做,冇問題。只要登記(醫學證明)寫大人嘅名,用大人保單報銷,治療依舊係個細路。」
猶豫片刻後,陳小姐感到不妥:「涉嫌欺詐,唔想咁做,我反建議將原先買畀阿仔的療程,改為我接受治療。」職員一口應允,但不久又要求她「加碼」買療程,「之前小朋友嘅療程唔適合你,你需要8萬元套餐。」換言之,陳小姐需多付5萬元差價,順利申請保險賠償對她便至為關鍵,故她再三追問中心能否安排註冊醫生看症及撰寫醫生紙,沒料到職員竟稱,只要客人支付500元就會安排一位醫生遙距「見面」,簽署一張介紹信。
「推薦」經紀報銷一樣有伏
由於陳小姐的保單不接受遙距睇症,職員即使出第二招,聲稱中心有長期合作的保險經紀,其中一個8,000元的保險產品可以報銷所有治療費用,「職員話有優惠,8.8萬元全包所有治療費用及保險費用,佢仲話:『你唔使再畀錢就可以做到全套治療。』」在職員層層施壓及游說下,陳小姐最終補交5萬餘元,簽訂第二份合約。
陳小姐本以為花大錢可以安心做治療,最終發現自己成為了羊牯,「三次前往中心做治療,頭兩次都只有30多分鐘簡單按摩,並無感到任何治療效果,所承諾的身體評估、運動治療及訓練等完全沒有做,房間的儀器一次也沒有給我用過。」
她越想越感到不對勁,遂再致電中心推薦的保險經紀了解保險情況,結果確定自己上當了,「我打畀個保險經紀問是否有8,000元保險可報銷治療費用,對方竟反問我要買咩保險?我解釋是『痛症中心』的保險產品,保險經紀反口指要另外加錢,不單不能很快報銷治療費用,身體不同部位費用還要分開報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