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香港

多地放寬港人購房條件 廣州深圳中山成熱門選擇

今年9月內地實施「認房不認貸」、調低住房貸款利率等利好內房市場政策。仲量聯行昨日發表《2023大灣區住宅指南》指出,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於今年相繼調整樓市政策後,內地大灣區城市出現局部輕微復甦的情況,澳門則呈價跌量增的趨勢,香港樓市仍然疲弱,各地復甦步伐仍然緩慢,2024年大灣區各地樓價可能仍將面對下行壓力。深圳、廣州及中山等城市下行壓力較細,其中深圳3,000萬元水平的豪宅抗跌能力相對較高。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該行表示,部分大灣區內地城市也推出地方性樓市調控政策優化細則,如廣州部分地區放寬限購,東莞、佛山放寬港澳居民購房條件等。一系列措施釋放市場購買力,加上發展商於「金九銀十」期間積極促銷樓盤,帶動9月廣州、佛山和東莞三個城市新盤成交量分別按月增加60%、19%及219%,其餘大部分大灣區內地城市均在10月迎來銷量滯後性增長。

仲量聯行華南區研究部總監曾麗表示,受資產安全意識增強影響,置業人士對資產實際價值的重視程度持續上升。因此,大灣區內地城市新盤成交量增長集中在物有所值的優質樓盤。受政策影響,大灣區內地城市二手市場交易成本有所下降,二手市場涉及換樓需求的交投增多。其中中小型住宅市場受惠復甦,較高端住宅市場更為明顯。10月廣深佛莞四個城市的二手住宅成交總量分別按月增長57%、16%、5%、4%。

中小型住宅市場復甦較明顯

她補充,總括而言大灣區內地城市樓市呈現局部輕微復甦的趨勢,並依然面對下行壓力。值得注意的是通關、內地放寬限購令、樓價下跌、匯率變化等因素導致更多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當中以深圳、廣州及中山為熱門選擇。他們購置住宅作自住的比例較疫情前上升。惠州、中山等地適宜養老度假的經濟型海景樓盤受到不少青睞。除了深圳口岸附近樓盤備受香港買家追捧外,隨着鐵路交通網絡更加便捷下,龍華、龍崗等樓價更低的北部地區也開始備受注意。

香港樓市方面,受按息高企影響,香港住宅市場於年初短暫回暖後出現量價齊跌的情況。10月住宅成交量按月下跌25.8%,中小型住宅資本價格按月回落1.7%。仲量聯行香港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指出,儘管10月施政報告放寬住宅印花稅,但未能為樓市注入動力。一手市場交投未見回升,在施政報告公告後的兩周內,主要新盤的首日出售率僅24.6%,而在第三季推出的主要新盤的首日出售率為73.9%。

內地或再推政策 提振市場

展望明年大灣區樓市走勢,曾麗認為,內地有充足政策空間可以促進熱點市場的購買力逐步釋放,從而帶動整體樓市氣氛好轉,但在供需基礎因素已改變的情況下,樓市復甦步伐將較為緩慢,且高端市場恢復速度恐將落後於中小型住宅市場。廣州高端二手住宅資本價格近期繼續承受下行壓力,預期隨着房策逐漸發揮作用,一定程度上將提高市場信心,2024年高端二手住宅資本價格有望回穩;深圳高端二手住宅資本價格未來數季將持續下跌,明年中後期樓價有望企穩,高端市場內部表現也將持續分化,總價3,000萬以上的項目抗跌能力相對較強。鍾楚如則預期,明年香港豪宅市場在高息及不良資產拋售壓力下,價格將進一步下調,但租賃市場則受惠於本地租賃需求增加和非本地人才流入,市況及租金表現可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