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勝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及ARJ21商用客機將於12月12日至17日首次到訪香港,其間C919客機及ARJ21客機將在香港國際機場進行靜態展示,同時C919客機將會在維多利亞港上空進行飛行演示。這兩款客機成功開發是國家航空製造業的重要里程碑,它們首次出訪內地以外的城市,不僅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航空業發展及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視,更為重要的是讓香港市民共同見證國家在民用客機研製上取得的成就,共享國家在航空商用大飛機研發上所取得的成果。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這一消息時說, C919和ARJ21飛機在香港機場展示期間,不同界別的代表,包括青年團體會獲邀登機參觀,飛機公司的代表也會和青少年會面,分享兩架飛機的知識和發展,他相信這些活動會加深青年,以至社會對國家航空業發展的認識和興趣。他又指,本港民航處一直積極參與C919飛機多項認證項目和評估工作,對有特區政府人員能夠參與這項國家研製飛機項目感到鼓舞。

自主研發屬「國產之光」

ARJ21是21世紀新一代區域航線客機,屬於中短程渦扇飛機,是中國首次進入國際市場的噴氣式客機。C919是我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今年5月28日完成首次商業飛行。從ARJ21到C919,國產商用大飛機設計不斷追求安全、環保和舒適,以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面向市場,精細權衡各方面設計需求,積極應對市場競爭壓力。

從區域航線客機到幹線客機,我們可以從氣動布局、風洞設計以及發動機同系列機型等三個層面,感受一下「國產之光」的大型商用客機。

一是氣動布局合理。評價飛機的先進程度與否,首先評估的是飛機的氣動設計水平,它直接決定了減阻增升能力。國產飛機是基於先進的CFD技術設計並結合國內自主研發程序,在飛機設計過程中採用了先進的氣動優化設計方法、CFD分析和風洞試驗,在經過充分的風洞試驗驗證後,實現相對較高的氣動設計。據了解,國產C919客機風洞試驗達90多項,CFD計算量達6,000萬CPU小時,試車次數達17,000餘次。

技術先進突破多個難點

二是風洞設計得當。風洞是進行空氣動力學試驗研究的必備手段。隨着中國聲學風洞、燃燒風洞、等離子體風洞、跨聲速風洞、超聲速風洞、大型低溫風洞、大型高溫風洞等一系列風洞建成,我國航空航天終於能夠自力更生、自主發展,進一步促進國產大飛機研製生產。

風洞試驗是以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用於模擬飛行器或實體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並量度氣流對飛行器或實體的作用效果,以及觀察物理現象的一種管道狀試驗設備。它是進行空氣動力試驗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國產C919客機的風洞設計,正是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世界級風洞群和風洞實驗室,在千錘百煉下研製出來的。

三是發動機是同系列機型最優。國產C919客機採用了通用公司CFM LEAP-1C型單通道航空發動機,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相比上一代機型減少15%,是同系列機型中發動機最優選擇。

一直以來,歐美國家以所謂擔心中國會進行逆向工程仿製為由,限制包括航空發動機在內的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又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收緊對華高科技領域出口管制,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對中國進行「卡脖子」。雖然中國在國產商用大飛機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發動機等一些高精尖技術方面,特別是在新興技術領域上仍需要有所突破,這也是未來中國航空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