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一走進莫言文學藝術館的大廳,人們就可以看到999張由真人照片改製的「笑臉牆」。「這些都是根據我們父老鄉親的照片,稍加藝術誇張做成的。一進大廳,大家就能看到父老鄉親的臉。看到他們殷切的目光,我就能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期待。」莫言說,總而言之,我的文學成就跟這片土地和父老鄉親是分不開的。

「這個館雖然叫做莫言文學藝術館,但我更認為它是我們高密的、濰坊的文學藝術館。」莫言說,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有成百上千的文學愛好者,而且很多人都寫出了非常好的作品。我覺得已經形成了一個「紅高粱」的文學現象。

莫言表示,將來,我們應該召開「紅高粱」文學研討會,總結一下這樣一個文學現象。期望將來,我們能用更多的作品把「紅高粱」變成一個文學流派。當然我們不敢狂妄地要媲美當年的山藥蛋派、白洋淀派等,但我想讓「紅高粱」文學變成大家熟知的文學符號,讓「紅高粱」文學的創作群體變成中國文學矩陣中的一個方面軍,接下來我們會朝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