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環保創新項目,劉樹平認為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系統具有非常可觀的發展潛力及應用前景,包括用於不同種類的化學電解合成,對由化石能源系統所產生的廢氣處理,甚至是火星能源合成,如可將佔火星的大氣層超過95%的二氧化碳,抽取並轉化成各項具有高價值的有用物品。其團隊未來將致力進一步減低系統的電壓以加強能源效益,以及改善催化劑對產生單一化合物的化學反應選擇性,同時成立初創公司與化石能源企業合作,以實施有效的碳循環系統。
劉樹平提到,如何及從哪裏收集二氧化碳是一個難題,現正與中石化合作應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系統,一方面把他們在工業生產中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轉化成乙烯,另一方面也改革他們的乙烯生產模式,改為以更潔淨、綠色的方法製造。
他表示,中石化是全球生產乙烯最多的企業,但傳統製造模式會導致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面對不久將來各國都很可能實施碳稅(carbon tax)政策的情況下,再以傳統模式生產會大幅削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故在工業生產中「轉碳為物」是世界潮流。
劉樹平為了環保,想到一個有趣的點子,就是向中學生發起「一人一口氣」行動,邀請他們每人吹一口氣以收集二氧化碳,見證如何把廢氣轉化成有用的物品,同時講解他們的系統和全球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作為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的課程內容。
研轉化作酒精便利家居
展望將來,其團隊正與理大機械工程系一助理教授合作,研發一個可以即時從空氣中捕捉、收集二氧化碳,並同時轉化成乙烯或其他化學產品的綜合平台,希望在一兩年內至少發展出實驗室規模,並且構想「是否可能把它製作成好像空氣清新機般,方便在不同的環境下設置,例如在人煙稠密的地方或多人聚集的課室。」對一般家庭而言,乙烯可能無甚作用,因此他提出透過改變系統所使用的催化劑,使它能轉化出酒精,成為「自動消毒劑生產平台」,作為家居清潔消毒之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