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亮

所謂時勢造英雄,1618年和1625年三月,正是努爾哈赤的人生轉捩點。

可謂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實力未夠之時,韜光養晦,時勢一到,就為祖父和父親報仇雪恨,征伐明朝。而且開局順利,不動干戈,寫信給撫順守將李永芳,姓名五行組合丙火戊土和乙木,李永芳見後金軍來勢兇猛,就投降了。

究其姓名學理,須知姓名與姓名之間是可以直接互動,但大前提是有生態重疊,即近距離相處及互動,舉例:我太太的曾姓朋友,由於姓名五行是丁火,於是在寒暄時,我說她是理想主義者,與11劃的姓氏的投緣,例如姓梁,她回覆丈夫正是梁姓,但她接着稱她不喜歡梁錦松先生,我反問她:「你認識梁先生嗎?」她答不認識,所以在不同生態下,姓氏就不能產生「曾」姓丁火與「梁」姓壬水相合的情況。

因此,當努爾哈赤與李永芳的生態在戰場態勢互動的情況下,就產生李永芳不戰而降的情況,因他們二人的姓名出奇地合拍!

努 丙 李 丙 

爾 辛 永 戊 

哈 庚 芳 乙

赤 丙

在五行學理上,五行生和合,即支持及投契,在他們二人的姓名,清楚顯示了全名的契合度非常高,有丙火辛金合,有庚金乙木合,又有丙火生戊土的全名,皆有生合的互動,故姓名有情的互動難以形成對敵關係!

而當時是公元1618年,戊午歲,戊屬中土,明朝之紫氣,而午中的丁火生戊土,故丁火就是明朝的助力,惜當時正值癸水大運,水剋火,自然時勢並不在明朝,不難想像1625年乙丑歲沖的己土——明朝之國運,由戊化退受東北方的後金乙木的威脅,乙木剋己土,故實是正常不過!

乙  東北方的後金

癸辛己 明王朝變弱

而當時正處於努爾哈赤親自率領2萬人馬攻打撫順。他先寫信給李永芳,勸他投降。李永芳見後金軍來勢兇猛,無法抵抗,就投降了。後金軍俘獲人口、牲畜30萬。明朝的遼東巡撫派兵救援撫順,也被後金軍在半路上打垮了。

明神宗得知消息後,派揚鎮為遼東經略,討伐後金。楊鎬率總兵杜松、馬林、劉綎、李如柏,又通知朝鮮葉赫出兵助攻,合11萬人,浩浩蕩蕩殺奔後金。楊鎬令總兵馬林率1.5萬人出開原,入渾河上游,從北面進攻;總兵杜松領3萬人擔任主攻,由瀋陽出撫順關入蘇子河谷,從西面進攻;總兵李如柏率2.5萬兵由西南進攻;總兵劉綎率兵1萬與朝鮮兵1.5萬由南進攻;楊鎮坐鎮瀋陽指揮,四路大軍會攻赫圖阿拉。

經過偵察,努爾哈赤得知山海關總兵杜松率領的中路左翼是明軍主力,他們正從撫順出發,打了過來。努爾哈赤決定集中兵力,先對付杜松。

杜松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從撫順出發時,天正下着大雪,杜松立功心切,不管氣候惡劣,急急忙忙冒雪行軍。他先攻佔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山口;接着,把一半兵力留在薩爾滸紮營,自己帶了另一部精兵攻打後金的界藩城(今新賓西北)。

努爾哈赤一面發兵增援吉林崖,一面親率4.5萬旗兵直撲駐薩爾滸的明軍西路主力。兩軍展開激戰,殺得天昏地暗。杜松軍點燃火炬照明以便準確砲擊,後金軍利用明軍的火光,以暗擊明,集矢而射,殺傷甚眾。時起大霧,努爾哈赤趁霧引一路軍隊越過塹壕,拔掉柵寨,攻佔明軍營壘。明西路軍遂潰,死傷逾萬。與此同時,杜松萬餘軍在吉林崖也遭後金軍重創,杜松戰死,明西路軍全軍覆沒。

明軍主力被殲,南北二路顯得勢弱,處境孤單。馬林率北路軍進至尚間崖時,得知杜松覆滅,不敢前進,就地防禦。他環營挖掘三層塹壕,將火器部隊列於壕外,騎兵繼後;又命潘宗顏、龔念逐各率萬人屯於大營數里外以成掎角之勢,並環戰車以遲滯後金。努爾哈赤在擊滅杜松後,已率八旗主力轉鋒北上,迎擊明北路軍。隨後,後金軍一部騎兵橫衝龔念遂陣營,並以步兵正面衝擊破明軍車陣,龔軍大敗。主力後金軍與馬林部明軍大戰於尚間崖,剛擊潰龔念遂的後金騎兵已迂回到馬林軍側後,與主力前後夾擊,馬林大敗。努爾哈赤揮軍乘勝追擊,八旗騎兵又衝垮潘宗顏軍,北路明軍大部被殲。坐鎮瀋陽的楊鎬接到兩路人馬覆滅的消息,連忙派快馬傳令另外兩路明軍立刻停止進軍。

中路右翼的遼東總兵李如柏膽小謹慎,行動也特別遲緩,他一接到楊鎬的命令,急忙撤退。剩下的是南路軍劉綎。楊鎬發出停止進軍命令的時候,南路軍因迷路未能如期到達目的地,而又不知明北、西二路已被殲,仍向北開進,當快到薩爾滸時,努爾哈赤已擊敗馬林,揮師南下,作好了迎戰準備。努爾哈赤以主力埋伏於赫圖阿拉南,另以少數士兵冒充明軍,持着杜松令箭,訛稱西路明軍已逼近赫圖阿拉,要劉速進會攻。劉綎不懷疑,帶着人馬進入了後金軍的包圍圈。後金軍裏應外合,四面夾擊,明軍陣勢大亂。劉綎雖然英勇,但畢竟寡不敵眾,戰死在亂軍中。

這場戰爭從開始到結束,只有5天的時間,楊鎬率領的10萬明軍損失過半,文武將官死了300多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後,明朝元氣大傷。兩年後,努爾哈赤又率領八旗大軍,接連攻佔了遼東重要據點瀋陽和遼陽。1625年三月,努爾哈赤把後金都城遷到瀋陽,把瀋陽稱為盛京。從那以後,後金就對明朝的統治構成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