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在不同的港鐵站見到新入閘機,原來現在已換上新式信用卡拍卡機,用信用卡可以代替八達通及一般交通電子支付。之前去新加坡,最羨慕就是利用信用卡直接支付交通費,當時香港只有電車可以,而且感應速度很慢。用信用卡代替交通卡,最方便當然是遊客,因為實在不想去每一個地方,都要買一張當地的交通卡。
新加坡廣泛接受各種國際信用卡,如Visa、MasterCard和American Express。用戶可以通過刷卡或近場通訊(NFC)技術進行支付。新式的方法包括如PayNow、GrabPay和Singtel Dash。用戶可以使用這些應用程序通過手機號碼或掃描QR碼進行支付。以上方式方便快捷,特別適合小額支付和個人間轉賬。此外,新加坡還推出了電子錢包(e-wallet)系統,讓用戶可以在手機上存儲和管理數字貨幣,例如新加坡的NETS和GrabPay都提供了電子錢包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這些錢包進行網上和離線支付。作為遊客,有了Apple Pay再加上以上方法,基本上不會再用到現金,對外來遊客可說是十分方便。
電子支付和Call車及外賣App多是綑綁式收費。Grab就是叫車及叫外賣最常用到的新加坡App。雖然較貴,但很受人歡迎。我作為遊客也只下載了Grab便解決了食、行。Grab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它在2018年推出了GrabFood服務。GrabFood與Grab的乘車服務相結合,讓用戶可以在同一個App中訂購外賣和叫車。這種整合優勢使GrabFood在市場上贏得了廣大用戶的支持。
另外,就是香港也有的Foodpanda。Foodpanda於2012年進入新加坡市場,為用戶提供了廣泛的餐廳選擇和快速的配送服務。它的使用者界面簡潔易明,用戶可以透過App訂購餐點,並跟蹤訂單的狀態。當然還有Deliveroo和綠色箭頭(Green Arrow)。這些App提供了不同的餐飲選擇和服務特色,滿足了用戶對多樣化外賣選擇的需求。 每個新加坡人都有幾個選擇,叫我這個遊客大開眼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