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展寰、林世雄等出席記者會。
◆ 湖南株洲智軌 資料圖片
◆ 深圳「雲巴」系統 資料圖片
◆ 廈門快速公交 資料圖片

明年先為東九龍啟德項目 邀運輸供應商營運商交意向書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特區政府將分別在東九龍、啟德和洪水橋厦村興建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透露,經局方研究後,初步認為,「雲巴」、智能軌道快運系統和巴士快速公交系統,在技術上適用於香港,明年內將先為東九龍和啟德項目,邀請海內外的運輸供應商和營運商遞交意向書,以敲定落實細節和條款細則。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的東九龍線路規劃需要興建頗長的隧道,建議走線改行藍田北,省卻興建隧道的風險和費用,並希望可於明年內完成招標,爭取2028年之前落成投入使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就香港興建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其他地區的類似綠色集運系統造價,比本港多年前研究的單軌電車系統便宜得多,「只有當時約一成至四成,相信是科技進步令造價下降。」他所參觀的輕軌系統爬坡和轉彎能力都很強,符合香港地勢,特區政府會視乎承辦商的意向書內容作審批,實際走線會再繼續研究。

林世雄昨日在施政報告政策措施記者會上表示,東九龍的集運系統服務觀塘上坡地區,便利市民前往港鐵彩虹站和油塘站,規劃途經彩雲、順利、順安、秀茂坪、寶達和馬游塘,並透過行人通道接駁安達臣道一帶。

啟德的捷運系統則會連接跑道區至港鐵啟德站,強化區內商住發展、旅遊、文娛、康體和社區設施的連貫性。而洪水橋/厦村的捷運系統將會貫通該新發展區和元朗南發展,連接至屯馬線、輕鐵,以及主要公共運輸交匯處。

林世雄透露,局方目前考慮的3種綠色捷運系統有不同特性,有些爬坡能力較強,有些載客能力高,造價亦各有差別,因此需經過系統研究。

議員倡改走線 省建隧道風險

「啟德捷運系統其實很早已開始研究,但最後發現這些系統到部分地區很有困難,因此2021年決定改為多元組合系統。」不過,近年局方檢視內地和海外的各種集體運輸系統後,局方認為上述3種中、小型集運系統可行,是有好處的方案,而建設任何系統均要研究財務可行性,「由做規劃至實施會分好多年,會分期預算,會就項目本質做研究,決定財務形式。例如民間興建營運一定年限後轉移政府模式、鐵路加物業的港鐵模式等,會和政府即將成立的『大型發展項目融資委員會』研究建設融資方案。」

民建聯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根據運輸及物流局公開的路線圖,需要興建由馬游塘到油塘的長隧道,「我向內地已運營的類似捷運系統了解,內地暫沒有在隧道段使用電池作為主要動力的捷運系統先例。由於動力電池存在安全隱患,循環使用次數增加,會令鋰離子電池熱穩定性逐漸下降,若不幸發生意外,在隧道內逃生和救援難度都很大。」

因此,他建議將東九線規劃走線改由連德道、碧雲道,再往油塘,不需要興建隧道,且可將數十萬名藍田北居民納入捷運系統,「這樣繞行需要面對一個接近90度彎位的技術困難,但經我與一些業界人士溝通,他們認為現行技術都能夠克服。另一方案則是選擇在連德道口建隧道過山,隧道長度相對短很多,有助降低隧道內出事故風險。」

顏汶羽希望局方加快興建捷運系統:「東九龍建集運系統已討論多年,已收集大量數據,沒必要拖下去。若明年內能完成細則和招標程序,立即到立法會申請撥款。內地這些系統建設工期只需一年,就算香港要用兩年,那麼2028年前就能落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