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由香港成人專注力協會舉辦的「香港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關注周2023」,今年以「導向成功人生」為主題,昨日假樂富廣場舉行開幕禮暨同樂日。一眾參加的市民齊齊參與專注力狂奔體驗,利用腦電波控制機械蜘蛛,測試專注力並體驗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的困難。香港成人專注力協會希望,藉此推動ADHD患者得到合適資訊與治療,邁向充實與成功人生。
只要好好處理 能過充實人生
香港成人專注力協會創辦人霍彩玲分享時表示,當她發現自己患上ADHD前,人生充滿混沌甚至誘發抑鬱症,「慶幸11年前,我偶然間接觸到ADHD的資訊,求診後終確診ADHD。得知自己的病症後,我不斷搜尋相關資料及向專業人士求助,接受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ADHD及抑鬱問題都能受控。」
她說,其人生就如近視後戴上了眼鏡一樣,清晰起來,「ADHD並不可怕,只要好好處理,大家都能過着充實及成功的人生。」
她指出,研究指ADHD患者若未有適當處理病情,其發生意外、財務出現問題,甚或死亡風險都較常人為高,因此希望透過成立協會促進ADHD及相關群體的互助。
憑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奪得第九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同為ADHD患者的關家永,除了在關注周擔任線上講座主題講者,昨日亦特地透過視像致辭說:「當我開始寫這部(齣)電影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患有ADHD,我只是寫下了我混亂的經驗,也就是我腦袋的運作方式。其後我開始接觸ADHD的資訊,並意識到這正是我日常生活寫照。」他表示,確診ADHD令他對自己的處境找到合理、實在的解釋,不再自責成績落後於人,以及無須將自己限制在常人的期望中。
出席活動的平機會主席朱敏健表示,平機會一直致力推動殘疾者享有平等機會參與社會、建立生活,當中包括ADHD在內的「看不見的殘疾」。
他認為,要推動社會對ADHD建立正確的觀念,接納和關心ADHD患者,秘訣在於增加認知、消除負面標籤、提供協助,以及接納差異、擁抱多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