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5日是世界腦膜炎日,引起腦膜炎的病原體有很多種,較常見的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日本腦炎、結核病、肺炎鏈球菌、B型嗜血桿菌、腸病毒、疱疹病毒、沙門氏菌、隱球菌等,而最根本的預防方法是接種疫苗,所以為兒童接種疫苗是十分重要。今期,兒科專科林嘉儀醫生分享更多兒童腦膜炎資訊。
問:什麼是腦膜炎? 什麼情況下會引發腦膜炎?
答︰腦膜炎是指包圍大腦及脊髓組織的腦脊膜發炎,一般是受到感染所致。
問:香港是腦膜炎高風險地區嗎? 有什麼地方是高風險?
答︰香港並不屬於腦膜炎高風險地區;根據世衞組織顯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屬於高風險地區。
問:腦膜炎有沒有分類?
答︰腦膜炎一般分為病毒性和細菌性,真菌導致的腦膜炎相對較少。
問:最危險及最容易引致腦膜炎是哪幾種細菌?
答︰較為常見導致腦膜炎的細菌包括: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及B型鏈球菌;而病毒包括:流感病毒、腸病毒、日本腦炎、疱疹病毒。
問:幼童及小童一旦感染,會有什麼症狀?
答︰幼兒感染病情可以於短時間急速惡化,症狀視乎導致腦膜炎的細菌或病毒,初期症狀可能並不明顯,包括: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及紅疹等,之後可能出現頭痛、嘔吐、嗜睡、頸部僵硬或抽搐,甚至休克。
問:當小童出現什麼發炎反應需更快地求醫?
答︰如幼兒發高燒而且有出現紅疹或嘔吐、食慾不振、嗜睡等症狀,必須盡快求醫。如果出現抽搐症狀必須前往急症室。
問:小童感染腦膜炎跟成年人有什麼分別?
答︰小童感染腦膜炎和成人感染腦膜炎症狀大致相同,但因為幼兒病情容易急速惡化,而且又未必能表達清晰,所以很容易錯失及早治療的先機。
問:腦膜炎會潛伏多久? 會傳染嗎? 傳播途徑是什麼?
答︰潛伏期視乎細菌或病毒,一般細菌性腦膜炎如腦膜炎傷球菌潛伏期由2-10天;病毒性腦膜炎如:流感潛伏期一般1-4天,腸病毒的潛伏期為3-5天;病毒性和細菌性腦膜炎可以經由接觸及飛沫傳染。
問:腦膜炎一般會跟什麼疾病容易混淆着
答︰由於腦膜炎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一般很容易跟普通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性感染混淆;某些幼兒發高燒容易出現熱性痙攣,症狀亦與腦膜炎的相似。
問:如何診斷患腦膜炎? 是否會進行腰椎穿刺取得腦脊髓液做檢查?
答︰如屬懷疑個案,需要安排腰椎穿刺,抽取腦脊髓液檢查,確定是否受到腦膜炎感染。
問:腰椎穿刺對小童有風險嗎? 會否有後遺症?
答︰腰椎穿刺屬於入侵性檢查程序,有機會出現的併發症如流血、頭痛、感染腦壓驟降導致腦疝,然而這些風險並不常見。
問:腦膜炎如何醫治?
答︰腦膜炎的治療包括支援治療及針對治療;支援治療包括穩定患者的血壓、呼吸、血氧、心跳及其他維生指標。針對治療一般針對導致感染的細菌/病毒。細菌性腦膜炎治療是使用抗生素,而病毒性腦膜炎,大部分對於抗病毒藥的治療效果未必理想,有些並沒有針對性的治療。
問:小童經治療後一般多久會完全康復?
答︰幼兒如及早醫治,有些個案可以經兩至三星期治療後完全康復,然而大部分都有機會出現併發症。患者的視力、聽力及智力有機會因腦膜炎感染而受損;部分感染腦膜炎雙球菌的患者,有機會需要截肢。
問:曾患有腦膜炎往後會更易再度感染嗎? 還是身體已有抗體不易染病?
答︰腦膜炎的患者,身體會對於剛受感染的細菌或病毒產生抗體,維持一段時間。然而由於身體整體狀況轉差,亦相對較容易感染其他病毒和細菌,嚴重感染亦可以導致腦膜炎。
問:有什麼預防腦膜炎方法? 有什麼疫苗可以全面保障? 又或者打多少種疫苗就可以足夠保護兒童?
答︰預防腦膜炎最有效的方法,包括注意及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保持雙手清潔,勤洗手、以 1:9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家居和玩具,避免受到感染及接種疫苗;衞生署的疫苗接種計劃已包括肺炎鏈球菌疫苗,家長可考慮為幼兒額外注射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及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以減低受感染之後造成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