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紋身和紋眉、紋眼線等美容刺青近年愈趨流行,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9個月接獲29宗相關投訴,較去年同期增逾八成,紋眉佔24宗更急增一倍。有關服務良莠不齊,數名投訴人因紋眼或眉線,被錯手割傷眼角膜,最嚴重個案的事主,視力有可能被永久損害,亦有個案首次紋唇後,出現發燒等嚴重過敏反應。

紋眼線竟割傷眼角膜

不少投訴涉及身體創傷,尤其是紋眼線,有數宗個案紋眼線後,雙眼疼痛、失去視力或視力模糊等,求醫後才發現事主的眼角膜被割傷。其中一位投訴人在美容店紋唇,惟當時美容師未有向消費者講述敏感風險,事主在首次紋唇後,出現發燒、唇部亦出現紅腫和疼痛等嚴重過敏反應,未能完成餘下紋唇項目,故要求退款。另一宗投訴人則在進行鐳射去除紋身項目後,皮膚出現水泡,經醫生證實為二級燒傷,傷者短期內未能屈曲雙手。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表示,部分美容院和紋身店或會分幾次為客人紋身或去除紋身,但一般均要求客人預約時,全數繳付整個療程的費用,即使客人未能完成項目,亦難獲退款,而上述兩宗個案在消委會介入後,也無法退款,消委會分別建議投訴人向海關投訴,以及循小額錢債審裁處追討款項。

她亦提到,隨着永久化妝的普及性,過去3年共接獲約80宗相關投訴,遠較傳統紋身的投訴多,涉款數千至數萬元,當中主要涉及效果欠佳,例如「鴛鴦紋」、多次紋眉仍不上色,脫色等。

消委會指出,香港未有法例監管紋身師質量,也沒有發牌制度,衞生署相關指引亦僅屬自願性質,消委會認為政府有必要密切監察永久化妝的情況,增加指導,甚至考慮參考海外情況立法規管,並提醒市民不要對永久化妝服務的危險程度掉以輕心,亦要光顧信譽良好的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