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漢豪和劉俊傑早前到訪元朗潭尾,參觀宿舍的設施和設備。 發展局網誌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為應付香港未來的各項基建發展,特區政府正透過「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輸入暫時短缺的補充勞工,僱主須在指定地點為外勞提供住宿,包括可租用政府安排的指定宿舍,例如由元朗潭尾社區隔離設施改裝而成的中央宿舍。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發表網誌指出,由建造業議會建造及營運的元朗潭尾指定宿舍提供共1,800個單位,配備基本傢具、電器,可供約7,000人入住,將於本月內啟用,整體日常管理團隊包括保安、清潔服務人員等接近100人。

甯漢豪早前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到訪元朗潭尾建造業輸入勞工宿舍,聽取建造業議會代表介紹宿舍預備工作的最新情況。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工務)黃何詠詩表示,政府十分重視建造業勞工的安全,輸入的勞工必須是已有相關工地工作經驗及知識的技術工人,到港後須完成基本安全訓練,通過有關考試並成為註冊工人才可到工地工作。他們亦與其他本地勞工一樣,必須遵守「專工專責」的要求,例如須在已註冊中工或大工的指示及督導下於工地進行有關工作等。

宿舍自負盈虧 不會使用公帑

元朗潭尾指定宿舍方面,甯漢豪引述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表示,除了為輸入勞工提供居住設施外,議會的管理團隊、香港建造商會和僱主已成立統籌委員會,協調管理膳食交通等安排,照顧輸入勞工需要,也有助避免對社區造成影響。指定宿舍以自負盈虧方式運作,向租用的總承建商收取租金以支付成本,不會使用公帑。

鄭定寕表示,議會成立的管理團隊負責監督宿舍日常運作及對外聯繫,議會亦會聘用相關服務單位,提供包括清潔、保安和設施維修等服務。至於代表僱主的總承建商,須為輸入勞工的膳食出行等作出安排協調,並須派駐人員協助輸入勞工融入宿舍生活,遵守宿舍住宿條件及要求。宿舍除配備基本傢具及電器外,亦設有衞浴間、洗衣房、茶水間、醫療服務室、無線網絡、公共活動空間、文娛康樂設施、便利店及自動販賣機等生活所需設施。

甯漢豪表示,為免對社區造成影響,總承建商會安排輸入勞工在當區早上繁忙時間開始前離開營舍範圍,前往不同工地地點,部分勞工會在工地或其他地點晚膳後分批返回宿舍。宿舍的管理團隊與僱主亦會為勞工安排工餘的活動及相關交通,出行同樣會採取分流及分時段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