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君主,曾做過和尚,也做過乞丐,靠自己拚搏後,終於成為明朝的開國之君。歷史學家經常評論朱元璋由於出身卑微,因而對開國功臣十分猜忌,總害怕座下的龍椅不保,於是,朱元璋藉機加罪功臣,以防止任何篡位的可能性,其中以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最為著名。雖然藍玉案和胡惟庸案確有其事,朱元璋為人多疑也所言不虛。可是,明初有兩件事我們確實錯怪朱元璋,一起看看哪兩件事。
「火燒慶功樓」是子虛烏有
火燒慶功樓的故事大約說朱元璋深恐功臣恃功奪權,於是他下令建造一座慶功樓。待慶功樓建成那天,他擺下宴席邀請開國功臣到樓中慶功,暗地裏卻派人在樓下埋藏大量火藥和乾柴。當大家宴席中杯盤狼藉時,朱元璋乘機離席,並且安排手下引爆慶功樓下的火藥和乾柴,功臣連同其他人全部葬身火海。
這段故事頗具戲劇效果,將朱元璋猜忌和陰險的人物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可是,這件歷史故事並不可信。首先,這件事影響這麼大,但在《明史》和《明實錄》兩本官修正史均沒有記載,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其次,火燒慶功樓被燒死的那些開國功臣,每個人都有詳實的歷史記載,沒有人被燒死。
其中,例如功臣耿炳文(1334年—1403年),比朱元璋(1328年—1398年)本人更為長壽,顯得故事更像無稽之談。經過學者的研究,發現這段故事應來自明代小說《英烈傳》,寫書人為了吸引觀眾,杜撰了一篇引人入勝但歷史上子虛烏有的歷史故事。
「燒鵝害功臣」為無稽之談
另一件事是徐達食燒鵝而死。相傳徐達早年參加了朱元璋的軍隊,與明太祖打江山、定天下,成為明朝開國功臣之一。朱元璋由於害怕徐達功高蓋主,為了保障家天下,想方設法剷除徐達。1384年,徐達背上生疽。朱元璋得知此事之後,立即派人前去慰勞,並同時帶上厚禮燒鵝。徐達因為患上背疽無法吃鵝,但皇帝賜膳,不得不食,最終食下燒鵝不久後病發身亡。
這段故事與火燒慶功樓一樣戲劇味十足,更加有中醫醫學的支持。可是,可信度還是偏低。《明史》的確有記載徐達晚年患有背疽,朱元璋也有派人慰問,但未有記載賜食燒鵝一事。除此以外,現代醫學知識告訴我們,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燒鵝肉和背疽有直接關係,更難以印證燒鵝肉令背疽問題加劇,繼而令人身亡。
學者最後發現這段故事的記載多採自明人筆記《翦勝野聞》和《龍興慈記》兩書,兩書雖具參考性,但始終內容無法令人信服,學術界主流偏向於認可徐達病死的說法。
兩則故事有三個共同點:第一是故事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第二是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第三是相關內容在正史均沒有記載。原因何在?大概是民間對於朱元璋為人猜忌,誅殺功臣的形象深入民心,當故事流傳到民間時,民眾很容易有種「想當然」的結論,因而出現虛假之事卻膾炙人口的情況出現。
◆ 追昔(歷史愛好者,中國研究碩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