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藍松山)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華誕,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國慶酒會。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酒會上致辭時表示,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大家要珍惜機會,謀發展、拚經濟、拚競爭力。他說,香港人見過風浪,更經得起考驗。香港人「有橋」、「食腦」,識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而且每次香港都變得更成功,更出眾。他相信,只要大家有共同的志向,憑着努力不懈,團結一致,必定能夠達到再創輝煌的目標。
香港特區政府昨日清晨在灣仔金紫荊廣場隆重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升旗儀式結束後,一眾嘉賓移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加國慶酒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中央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署長董經緯、外交部駐港署理特派員李永勝、解放軍駐港部隊政治委員賴如鑫、香港特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以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立法會議員、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出席升旗儀式和國慶酒會。

李家超在國慶酒會上致辭時表示,世界之變、歷史之變、時代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日益複雜嚴峻的戰略環境之下,國家繼續勇創佳績。過去5年,國家經濟年均增長5%以上,明顯高於同期全球約2.6%的平均增速。去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1萬億元人民幣,鞏固了中國作為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等的重要地位。
國家支持下 港互惠共贏
他指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征程上,國家堅持開放、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香港帶來源源不絕的機遇。今年2023年,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年份,有多重意義。

李家超列舉指,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國家至今與1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香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功能平台和重要節點,在國家的支持下,憑藉香港的獨特優勢,不單在國際項目投融資,更在離岸人民幣業務、專業服務支援和經貿及人文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發揮互惠共贏的作用。
今年亦是《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簽署20周年,其間內地與香港的貨物貿易總值增加超過兩倍,去年突破4.6萬億港元。CEPA亦強化了香港對海內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外來投資者在香港成立地區總部和辦事處,二十年來增加三分之二。
今年亦是第一隻H股上市30周年。時至今日,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紅籌公司和內地民營企業,合共約1,430家,佔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約55%;以總市值計,內地企業佔港股總市值接近八成,股份交投量亦超過八成。1993年至今,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由700多家增至今年8月的2,600家,是當年的超過3倍。
「這些實實在在的數字,清清楚楚反映國家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和成果。」李家超說,前行的路上,香港要繼續運用好「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主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
李家超續指,一年來,香港已經擺脫疫情困擾,經濟逐漸向好。正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更展開了「香港夜繽紛」,積極推動夜間活動。特區政府更帶頭推出一連串的慶祝和優惠活動,與市民一同歡度國慶,令國慶假期的香港更添熱鬧,更添喜慶,更多姿多彩。「政府不遺餘力推動和促進經濟發展,是為了令市民在香港這個共同家園,生活得更好、更開心。」
珍惜機會 謀發展拚經濟拚競爭力
他說,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我們要珍惜機會,謀發展、拚經濟、拚競爭力。」雖然香港面對的環境會變幻莫測,機遇和挑戰會同時出現,但他相信「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只要大家有共同的志向,憑着努力不懈,團結一致,必定能夠達到再創輝煌的目標。
李家超強調,香港人見過風浪,更經得起考驗。香港人「有橋」、「食腦」,識得靈活走位,多次轉危為機,而且每次香港都變得更成功,更出眾。「就讓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