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與學生共慶中秋。 作者供圖

童 心

中秋節前的那天晚上,Joe仔約我在圓方碰面。電話裏問「有咩事」,他嘿嘿一笑,說見了就知,還信誓旦旦地保證絕不是整蠱我這個「編外老師」。我並不在他的學校任教,3年前在一個社會公益的師友計劃裏相識。我們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約出來吃飯、行山,或是單純地喝杯咖啡聊聊天,他給我講學校裏的趣事,我給他講我工作中的煩惱。我們亦師亦友,成了「忘年交」。轉眼Joe仔就進入了中六,我和他的見面少了許多,偶爾會在周末時為他補習中文。每次補習完,我們似乎有聊不完的話,以至於Joe仔每次都大叫「要遲到了」,然後一路狂奔去下一個補習課。就這樣看着Joe仔從15歲到17歲,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懂事;而Joe仔也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一員,是學生,更是家人,我們相伴前行,我內心裏平添了許多慰藉。

到了港鐵九龍站,Joe仔早已在之前經常喝茶的門店前等我。他像變戲法一樣,從身後拿出一個大盒子,用塑膠袋包裹着,遞給我。我接過來,沉甸甸的。將盒子取出來,哇,原來是日本和歌山縣水蜜桃!我只是有一次在講到一篇散文時,聯繫到文章內容,無意中提到我最愛吃這個地方的水蜜桃,他竟然就有心地牢記了!Joe仔見我欣喜不已,他也十分高興。我嗔怪他不該亂花錢,他說這是全家人的一點心意。他還說︰「老師,你看,這是『桃』,我姓『李』,送給你這樣一份節日禮物,是不是很好的意頭?你桃李滿天下,真光榮!」這一刻,我內心的激動、感動無以復加。多麼好的學生!

漢代韓嬰《韓詩外傳》:「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採其葉,秋得其刺焉。」君子培養人才,首先要觀察學子的人品,選擇品德高尚的人來培養。於Joe仔,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他在成長過程裏,努力地活出心靈的溫度。我這個編外老師,是多麼幸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