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輝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自由黨主席

特區政府啟動「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打頭陣的灣仔海濱夜市,近日中秋前就會與市民見面。政府牽頭下,商界十分配合「夜繽紛」活動,但業界面對短期人手不足的困難,我建議政府可即時放寬在港大學非本地生的工作限制。

本港夜生活不如過去豐富,人手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據我接觸的業界反映,過往一些店舖多數有兩更員工當值,可以營業較長時間,但現在請人難,部分店舖只能縮減營業時間,「遲開早關」。

我早前建議政府放寬輸入人力,獲得政府正面回應並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放寬包括售貨員、侍應等在內的26項工種。然而現時申請程序仍然需時三個月,意味輸入勞工最快都要年底才能抵港服務,趕不及中秋國慶至年底期間的夜市活動。「夜繽紛」活動要贏得各界的信心,開個好頭很重要,如果活動因為人手短缺而沒有搞出名堂,難免會增加後續的執行難度。因此我認為政府必須想「急」辦法。

現時在港修讀資助學士學位或以上課程的非本地生約有二萬人,加上其他就讀自資課程的學生,總數有數萬人。根據現行入境規例,這些學生除了於暑假可在校園外受聘外,其餘時間只可在校園內任兼職,未能參與本地勞動市場。我認為可以快速放寬相關政策,容許這些學生平日也可在校園外任兼職,迅速解決業界人手短缺難題。

此舉一舉多得。首先,參與夜經濟活動的多屬年輕人,這些來港就讀的學生充滿活力,本身就是夜市的目標客群,由他們兼職可以增加對年輕顧客的吸引力,令「夜繽紛」活動充滿朝氣。加上夜市活動主要在傍晚至晚上舉行,時間上尤其適合學生兼職。

其次,這些非本地生本來就屬於香港「搶人才」的對象之一,畢業後也可循「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留港工作,上年度便有約12,000人獲批。現在提前讓這些非本地生參與本地勞動市場,可以令他們熟悉本港工作文化,更重要是增加他們對香港這個城市的歸屬感,大大增加他們畢業後留港發展的機會。

再次,容許這些非本地生可以在「夜繽紛」活動中兼職,對本港勞動市場的影響不大,因為餐飲、零售等行業本來就人手不足,新增人手不會搶走本地員工的飯碗,反而有助紓解現職員工因人手不足而承受的過度辛勞和壓力。

希望政府積極考慮該一舉多得的方案,動員各方力量令香港夜經濟活起來、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