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港交所去年12月中引入首批加密貨幣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上市,現時共有3隻虛擬資產期貨ETF上市。雖然比對初始發行價,上述3隻虛擬資產ETF都有升幅,最多升逾四成,不過升幅稍遜於直接投資比特幣及以太幣,其間比特幣升幅達60%。另外,有關成交未見活躍,過去三個月平均日成交量計,南方東英比特幣期貨ETF(3066)、南方東英以太幣期貨 ETF(3068)、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3135)分別約為28.18萬手、14.36萬手、1.08萬手。
證監會去年10月底發出《有關虛擬資產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的通函》,開始接受虛擬資產期貨 ETF 的認可申請,在 ETF 通函發布後,南方東英比特幣期貨 ETF、南方東英以太幣期貨 ETF在去年12月16日在港交所上市,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則在今年1月上市。
最勁累升逾四成 成交欠活躍
上周五(9月22日),南方東英比特幣期貨ETF收報11.39元,當日跌1.13%;南方東英以太幣期貨ETF收報9.47元,當日跌1.41%;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收報11.01元,當日跌1.78%。前兩隻基金去年上市時,每基金單位定價為7.8元,當時入場費均約780元,相較之下,上周五收市價分別升逾四成及逾兩成。而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初始發行價為1美元,每手買賣單位為50個,入場費約390元,上周五收市價升了逾四成。
然而,參考比特幣及以太幣走勢,由去年12月16日至9月22日,期內升幅分別約60%及36%,相對下在港上市的兩隻比特幣期貨ETF在期內升幅都追不上比特幣的升幅,而以太幣期貨ETF亦稍遜於以太幣的升幅。
另,參考港交所數據,由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2月7日期間,上述ETF的日均成交額約為930萬元。
港交所指出,虛擬資產期貨ETF是主要通過期貨合約(例如CME比特幣期貨或CME以太幣期貨)獲取相關虛擬資產的投資表現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其目標對象主要是擁有衍生產品知識的投資者。由於虛擬資產期貨ETF投資於虛擬資產期貨而非直接投資於虛擬資產,其表現可以大大偏離虛擬資產的現貨價。而投資虛擬資產期貨ETF的主要風險,包括相關虛擬資產的風險、期貨合約轉倉風險、單一資產或單一期貨合約的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另外虛擬資產期貨ETF一般設有管理費。
ETF可提供更高水平資產保護
至於好處方面,相較於將虛擬資產存放在易受網絡攻擊的熱錢包,虛擬資產期貨ETF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資產保護,因為香港的虛擬資產期貨ETF受監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