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愛學

中秋月,團圓月,月月月圓人難圓。每逢佳節,溶溶月色下,觥籌交錯時,眼前總會浮現一些闊別已久的師友、知己,憶起似水流年裏的難忘瞬間,體會漫漫旅程中的縷縷溫馨。那年秋天,寒意降臨得比往年要早許多。漸近月半,偏偏又不逢周末。遠離親人思鄉情切,獨居單身宿舍的我,眼見回家團圓的美夢成空,又聽到工友們嘰嘰喳喳地早早張羅中秋團圓飯,愈發感覺孤寂冷漠。中午時分,突然接到從市裏打來的電話,是鄒老師,他祖籍貴州,安家章丘明水,平時跑通勤,單位宿舍就在濟南站附近。他知道我是單身,這個中秋回不了家,故邀我一起過節。

從西郊進城,大約1小時車程。下班後,我匆匆換了衣服,興沖沖地趕往市裏。一下班車,老遠就看到鄒老師拎着背着大包小包,吃的喝的準備齊全,正在焦急地等我。我連忙迎上去,接過他手裏的行包,心裏不禁犯嘀咕:過節還要出遠門?一問才知道,他是要帶我回章丘家裏過節哩。在膠濟鐵路上,章丘離濟南大約50公里。那時小站停靠的火車少,來來去去真不如坐汽車方便。鄒老師領着我緊趕慢跑,終於擠上了從東郊出發的末班汽車。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臉上洋溢着勝利的微笑。「滴滴——滴滴——」,司機師傅急促地按着喇叭,汽車「哼哼哼」地喘着粗氣,扭動身軀,晃晃悠悠地,一路東行。車裏站滿了人,擁擠不堪,人們幾乎前胸緊貼着後背,即便不抓扶手,也很難被晃倒。雖然大家彼此並不熟識,但聽到鄉音親切,知道離得不遠,都是同鄉。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交流着,大意是慶幸趕上了汽車,雖然晚點也無妨,一會兒就可以和家人團聚、過節了。

秋天的夜幕降臨很快,東方村莊的上方,一輪古銅色的圓月悄悄地爬升起來。紛紛揚揚的浮塵漸漸沉落下來,與大地呼出的水汽慢慢混和,懸停在低空中,一層層,一縷縷,緩緩橫向流溢。不經意間,倏忽鑽進車窗來,襲到臉上,彷彿雨霧一般,頓覺一股清涼,激靈靈打個冷戰。鄒老師衝我笑笑,示意我扶好、站穩,很快就會到家。我呢,興奮地望向窗外,想着即將團圓的這個「家 」的模樣。穿過火車站前的一條小巷,沿路西行,沒多久,便來到位居鐵道沿線的職工宿舍,善良的嫂子早已等在院子門口。她望見來人,一溜小跑前來迎接。不遠處,怯生生的侄子快步跟隨過來,與我客氣地打招呼、接行李。一開門,謔!滿桌子的酒菜立刻搶入眼簾。門廳正中的方桌上,擠滿了大大小小的盤子、碟子,裏面高聳着堆滿了海鮮、水果、月餅等美食,地上座位邊,放着紅酒、飲料,還有啤酒,瓶裝的、易開罐都有。伴隨着爽朗的笑聲,嫂子又端來一鍋熱氣騰騰的螃蟹,誘人的香味頓時沁入肺腑……一家人圍着團團坐定,不停地勸我吃菜、舉杯。室內的溫馨迅速驅趕了冰涼的秋意。室外一片光亮,月色皎潔,傾瀉如水。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大家聊着家常,互相祝福。嫂子添滿熱茶,侄兒斟滿冰啤,「刺啦刺啦」,又連開幾個易開罐……一家人熱情地勸我「加深一瓶」。抬頭看錶,離火車到站的時刻已經不遠,我們趕緊匆匆連飲幾杯,起身去趕返程的火車。嫂子緊趕慢趕追上來,塞給我滿滿一大包水果,囑咐路上吃着玩,還反覆提醒:若趕不上火車就回來!繼續過節。

圓月懸掛半空,碧空一片寧靜,原野安然憩息,返程的綠皮列車不緊不慢地行駛。車廂裏散坐着稀稀落落的旅客,趴在餐桌上的,靠在座椅背上的,歪在同伴身上的,大多已經入眠,我倆卻毫無睡意,依舊沉浸在方才闔家團圓的興奮中。鐵道邊燈火閃爍,溫暖的小家愈來愈遠,終於消失在遠方。列車在夜色中奔走,秋月如水,緩緩地,緩緩地傾瀉在一望無際的大地上。皎潔的月光下,略有酒意的鄒老師面色顯得更加紅潤,他不緊不慢地訴說着聚少離多的人生經歷。聊到關鍵處,還不時微微俯過身來,悄聲指點我如何處理關係,提醒我要始終保持學習狀態,安慰我安心工作,專注成長,思鄉的感覺很快會熬過去。光陰如梭,轉瞬即逝,當闖出一條路、取得成績時,會感謝自己當初的辛勤付出哩。

在隨後的日子裏,緊張忙碌的工作讓我們很少相逢,但我不時會接到他的電話、短信,祝福、關愛、叮嚀,一切盡在不言中。每當感到勞累睏倦,要偷懶時,一想到他的教導,頓時警醒、自責,充滿幹勁。後來,中秋成為法定假日,我在濟南安了家,過節大多是和家人一起團聚。鄒老師退休後,跟隨孩子到了南京,平時更難相見。多年過去,雖然再未一起過節,那年中秋團圓的情境卻愈來愈清晰。在歲月的長河裏,不經意間,早已化成一種感覺,銘刻在心頭,融化在血液裏。

寒來暑入,風風雨雨,每逢佳節,我總是回想起那時的音容笑貌,那時的溫馨幸福。日子匆匆逝去,很多人、很多事早已成為過眼雲煙,唯有秋月如水,時常滋潤心田,讓我感覺這世間美好如初。鄒老師叫永平,我祝他闔家幸福,永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