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銳意將香港打造為全球數碼金融中心及推動Web3.0,然而今次JPEX案引爆一場加密貨幣風暴,暴露場外虛擬貨幣找換店(OTC)無須向證監會領牌,亦無須申請「金錢服務經營者」牌照的漏洞。香港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龐博文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目前香港對虛擬貨幣的法規及監管不健全,不利Web3.0發展,而不法分子利用監管漏洞,通過OTC將不法資金兌換成虛擬貨幣「洗黑錢」。
倡虛幣找換店須領牌
龐博文指出,目前的亂象反映香港對監管虛擬貨幣的法例和管理架構過時,導致部門之間權責不清,形成監管漏洞,讓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機,利用OTC找換店將黑錢兌換成加密貨幣。環顧歐盟及日本等地,均對加密貨幣進行積極規管,例如日本對數字資產的廣告和勸誘行為作出限制,包括禁止在宣傳中採取不實表述,以及禁止助長投機的廣告。
他建議,政府除就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採取發牌制度外,亦應要求OTC必須領牌。同時,針對部分坊間找換店在金錢服務經營者(MSO)牌照下兼營加密貨幣買賣,也應一併釐清及規管,並研究買賣加密貨幣實名制。
JPEX聲稱是比特幣交易所,名稱與日本交易所集團JPX相似。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最大問題是這些平台很多時都自稱是交易,「可能叫做『什麼交易所』,因為那些平台或者所謂交易所其實是私人經營,並不是由政府或公營機構經營,他們未必擁有外國虛擬資產交易資格,亦未必擁有相關人力物力或者財力符合相關要求。」他認為,證監會有責任加強監管,亦呼籲市民投資前先了解交易平台是否持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