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特區政府去年中發行首批零售綠債(4252),最終發行額為200億元,保底息2.5厘,惟由於息差問題,上市首日即「破發」,該批零售綠債債價至今仍未浮上水面,昨收報96.5元。被問到新一批零售綠債會否如上批般「破發」,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回應指,綠債屬固定收益資產投資選項,投資者一般關注其較低信貸風險、較高穩定性,相信可滿足不同人的投資需要,市民若在未到期賣出債券以追求更高回報,屬個人決定。
新一批保底息遠較首批吸引
去年中發行的首批零售綠債在上市首日即「潛水」,有分析認為當時美國正處於加息周期、美國30年期國債債息超過3厘的情況下,該批綠債提供2.5厘保底息相對下並不吸引,加之當時不少投機者將「即日短炒 iBond」經驗套入去年首度發行的零售綠債,甚至借孖展去抽,而令綠債債價承受沽壓。參考上批綠債至今已派了兩次息,分別是126.03元及123.97元,以昨收報96.5元計,由上市持有至今,即使減去已獲發利息,不計其他雜費,現時賣出,投資者賬面料仍要蝕100元。
由於零售綠債提供浮息及定息部分,並以較高者為準,當中浮息是與通脹掛鈎,而由於今次的保底息達4.75厘,意味未來3年,只有當通脹高於4.75%,投資者才有機會獲得高於保底息的回報,不過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大中華市場外匯固收交易部主管黃子卓昨指,現時香港的通脹率大約2%,由於香港主要受內地及外圍經濟影響,料香港明年通脹可能溫和降溫,而3個月港元拆息目前約4.5厘,料今年底都徘徊相若水平,料不會升至5厘水平。
滙豐:每人料可獲分配4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與上批零售綠債一樣,所有投資者只可透過一間配售機構申請債券,而所有重複申請均不獲受理。而與銀債不同的是,零售綠債設有二手市場、且不設認購上限,意味投資者可無上限申請,惟當零售綠債在接獲不多於200萬份申請、但有效申請總額多於200億元的情況時,將採取循環配發機制,意味並非申請愈多就可獲派更多,更可能因為申請金額太多而「浪費子彈」,凍結了短期購買力,故有專家預期是次將吸引逾50萬人申購,以最終加碼發行至200億元推算,每人料可分配約4手,投資者可因應個人實力而作出申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