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傳媒行業的生態,在這些年間經歷巨變,而金融業的變化,同樣是翻天覆地。從事金融業已五十二年的許照中,有「金融泰斗」之稱。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投身金融業以來,見證着本港市場的風起雲湧、潮起潮落。包括八十年代「四會合併」使香港市場迅速崛起;九十年代以後中資股大舉來港上市充實港股市場;2000年後港交所(0388)上市令證券交易電子化;2014年推出的互聯互通機制更讓香港進一步確立金融中心地位。而這數十年間,港股也經歷多次的金融危機都能化險為夷。展望未來,許照中認為證券商也要如傳媒機構一樣,不斷在創新的道路上邁進,才可免被時代淘汰。

本地券商日漸萎縮

他直言,在九十年代,本地券商佔了市場的絕大部分,隨着社會與科技的進步,港股愈來愈國際化及電子化,加上巨量中資股上市,令香港市場在全球舉足輕重。不過,港股市場的規模大幅擴大,反而本地券商卻日漸萎縮,近年不斷有券商陸續退市,甚至連一些中型本地券商已不再活躍。「細行沒有新型的服務提供,又吸納不到新客戶,當手上的客戶老去,面對銀行、中資券商、網上經紀行的搶客,市場份額已很難維持,最終紛紛沒落。」

服務高增值客才有出路

許照中表示,證券商單是提供本港股票買賣,已不能維持成本,更不要說賺錢。現代的券商都要發展一些類似私人銀行的業務,服務高增值客戶,這是也是全球證券業的大方向。六福金融除了本地證券買賣,也提供了美股、星股買賣,同時發展了基金、財富管理、保險等業務,以及多元化的衍生產品交易。

許照中簡歷

◆ 現為六福金融主席及行政總裁

◆ 珠海控股(0908)、金地商置(0535)、華南城(1668)、雅居樂(3383)、豐盛機電(0331)、中石化煉化(2386)獨立非執行董事;六福(0590)非執行董事

◆ 曾任聯交所理事會理事及副主席、證監會諮詢委員會委員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委員會委員、香港中央結算董事、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委員、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委員、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委員、會計師公會調查小組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