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玉料產地和玉文化發祥地之一。我國考古學最新研究提出,中國在青銅器、鐵器時代之前的新石器晚期存在着一個大量以使用玉器為主的時期。歷史也證明,新疆和田玉首開我國邊疆與中原、東方與西方交流的運輸通道,即「玉石之路」。
與形成和發展只有1,600多年歷史的絲綢之路相比,「玉石之路」有着6,000多年的歷史。西漢張騫通西域,其實走的就是「玉石之路」,漢代在甘肅設置玉門關,以運輸玉石而聞名。而從西域到中原「產玉、運玉、製玉」之路的暢通,也實證着歷代中央政權對新疆的有效管理。
本次展出的乾隆御題青玉盤,盤心鐫刻着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御製詩《玉盤謠疊舊作韻》。據歷史記載,清廷曾於乾隆二十二年打敗阿睦爾撒納後繳獲一件類似玉盤,此件從詩文中得知為駐守伊犁軍民在墾田時從田中起獲的,後被送入宮中與前述玉盤配成對,陳列於重要場所,以示乾隆帝開疆拓土的偉業,也反映了平定新疆對於乾隆帝的重要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