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文旅廳:上半年夜消費支出佔全天逾六成 灣區內地九市人均花276.23元
香港特區政府有意聯同業界搞活夜市以達至經濟效益,而內地先期已陸續布局並取得積極效應,廣東省文旅廳最新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廣東省夜間文旅消費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擁有龐大人口體量的廣東,上半年人均夜間文旅消費支出240.65元(人民幣,下同),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人均消費更達276.23元。其中,餐飲消費佔比最高,但夜遊、夜讀等業態增長最快,夜遊相關商戶營收同比增長超三倍。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廣州、佛山等城市走訪發現,幾乎每個區、街道均開闢夜經濟專用場地和活動,且出現餐飲、非遺、科技、旅遊乃至汽車等不同行業的跨界融合,夜間人丁、交易暢旺。◆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眼下正值暑期消費旺季,「夜經濟」成為今年廣東促消費重點發力方向。近日,由廣東省文旅廳和佛山市政府主辦的廣東省2023年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來自全省21個城市以及18個國家級和省級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相關負責人和業界代表參加,啟動省級夜經濟造勢行動,向海內外發出邀請,開展美食、文化、時尚等夜經濟系列活動。
活動上,廣東省文旅廳首次發布夜經濟官方統計報告。調查顯示,2023年上半年,廣東夜間文旅消費支出佔全天文旅消費支出的比重為61.62%,夜間文旅消費活力已超過白天,主要集聚區代表性夜間文旅商戶接待人次同比增長34.09%、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97%。
以美食和嶺南文化元素高度聚集的佛山禪城區為例,上半年,夜經濟零售總額佔禪城區商品零售總額60%左右,總額達到229.94億元。體現在人流上,該區上半年夜遊接待人數同比增長超過70%,環比增26.62%,總遊客數量達540萬人次。
女性消費水平整體高於男性
大灣區內地九市(即珠三角)夜經濟尤其暢旺。報告顯示,廣東擁有18家國家級和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珠三角佔據8席,數量佔全省83.3%,並湧現出廣州的「Young城Yeah市」,佛山的「夜佛山」等一批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全國知名的夜經濟的品牌項目。
在消費力方面,珠三角亦領先全省。報告稱,今年一季度,廣東人均夜間文旅消費支出230.42元,二季度250.57元。上半年,粵北地區人均消費最低,為198.88元,珠三角最高,達到276.23元。值得一提的是,「她」力量在夜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女性人均夜間消費支出243.72元,較男性(236.76元)高出近7元,女性夜間文旅消費水平整體高於男性。業界指,隨着暑期、中秋、國慶等消費旺季陸續到來,下半年,廣東夜間消費有望進一步較大幅度增長。
廣佛等地開闢夜市專用場所
夜間消費火爆背後,是廣東各地夜市場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少傳統夜市人氣更明顯提升。廣州荔灣區花地大道北、花蕾路一帶,是廣州西部最大的夜市聚集區之一,其中,緊鄰廣州地鐵1號線芳村站的花地大道南片區,此前因城市更新、市容市貌升級,不少燒烤、小炒攤檔撤出。不過,在經過連片規劃後,商販重新回歸。19日晚23時,10餘家檔口仍燈火通明,各家均是客人滿座。
「地攤經濟、夜經濟陸續獲得支持,我們撤出後又重新開了一家檔口,目前,每天短短五六個小時營業額達到4,000元以上。」攤檔主劉女士表示。除了恢復升級原有夜市,新場所亦不斷湧現。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廣州、佛山等地了解到,幾乎每個城市每個區乃至每個街道,均開闢了夜市專用場所。
跨界融合引客流助夜市轉型
在廣州荔灣區茶滘街道花地人家廣場,闢出了一片近千平方米區域,大量攤販報名參與,茶飲、小吃、非遺文創、遊戲等各類夜市消費產品隨處可見。夜市也出現了創新,新能源汽車品牌、公益組織亦紛紛到場展出和宣傳。這種跨界融合的新型夜市,逐漸成為共識,推動夜市轉型升級。在廣州黃埔區,夜市與音樂節結合,現場有燒烤檔,亦有街舞表演、小型演唱會和T台秀。香港青年劉瀟瑜化身主播,也融入了當地夜市活動,在現場直播銷售各種農特產品。
廣東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擁有發展夜間文旅經濟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和人文積澱,全省將以打造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為主要措施,加強頂層設計,組織開展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推出常態化、品質化、特色化夜間文旅消費體驗產品,搭建夜經濟交流平台、培育夜間文旅品牌,推動夜間文旅經濟快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