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早前和一班高小初中生參觀位於秀茂坪的安泰邨,了解公共屋邨的環境美化、環保建築及綠化工程。她強調,綠色建築是大勢所趨,而安泰邨可說是公共屋邨其中一個「示範單位」。
何永賢等在房署高級建築師康嘉裕介紹下逐一走訪邨內的設施。她在社交平台發帖介紹,前身為安達臣道石礦場的安泰邨就像一個戶外藝術館。房署建築團隊聯同本地藝術家、鄰近學校的學生,將石礦場荒廢的舊機械組件升級改造成四件公共藝術品,設置在邨內不同角落,讓藝術連繫社區。
舊機械成藝術品 盛載礦場回憶
「同學們見到分別由岩石、運輸帶滾輪、碎石機組件和大型碎石機轉化成的屋邨藝術品,盛載着石礦場的歷史回憶,都表示大開眼界,亦覺得見證了安泰邨的前世今生。」她說。
何永賢又介紹,安泰邨目前種植了約8萬棵植物,綠化率達到該屋邨面積三成,同時又在邨內部分綠化地方試行零灌溉系統種樹,每年可節省約230萬公升灌溉用水,加上在通風照明方面處處考慮節能環保,令安泰邨獲得建造業議會頒發「可持續建築大獎」的銅獎。
除了藝術、綠化的元素,安泰邨內還有多塊展板介紹香港的地質文化、石礦場的歷史。「同學們和我在邨內公共空間熱烈地討論和分享,一起在校外上了一堂行走的環保課。」她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