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郵輪經濟復甦,上海持續推進國際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自今年上海國際郵輪試點復航以來,郵輪產業已實現船票銷售收入超3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35年,上海將被打造成為國際一流郵輪樞紐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郵輪旅遊目的地和具有全球資源分配能力的亞太區域郵輪經濟中心。
上海近日發布了《推進國際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海行動方案(2023- 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在1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中,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朱民為《行動方案》作出解讀,表示上海將在聚焦做大郵輪總部經濟、做強郵輪製造體系、做實港口樞紐功能、做精郵輪配套服務、做優郵輪產業生態等五個方面,提出20項工作舉措。例如在郵輪總部經濟方面,上海將積極推動郵輪製造企業專業化重組,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郵輪企業,還將吸引全球郵輪公司地區總部、總部型機構、跨國公司事業總部落戶上海,打造跨國公司總部基地,形成國際郵輪總部集聚效應。
郵輪經濟整體加速回暖
朱民還表示,上海正豐富郵輪航線產品供給,吸引全球不同等級、品類、主題郵輪靠泊,開發差異化航線,打造多樣化國際郵輪航線體系。上海還將培育亞太郵輪消費中心,推進建設郵輪文旅新地標和綜合體,拓展郵輪消費內涵,打響郵輪消費品牌,實現郵輪消費提質擴容。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之前,上海國際郵輪經濟始終保持高速穩步發展。國際郵輪乘客從2006年的2.6萬人次增長至2019年的378萬人次,為全球郵輪市場貢獻了5.6%的客源。截至2019年底,累計接待郵輪3,000餘艘次,遊客約1,530萬人次,郵輪經濟總體規模達260億元。
而自今年3月以來,上海積極推動國際郵輪復航試點,郵輪經濟整體加速回暖。截至目前,藍夢之星郵輪和招商伊敦郵輪相繼復航,已成功運營21個航次,累計接待遊客2.6萬人次。同時,多個國際郵輪公司相繼宣布回歸中國市場,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MSC地中海郵輪宣布2024年回歸上海開啟母港運營。朱民透露,上述國際郵輪公司銷售情況良好,海達路德探險郵輪公司更在上海設立辦事機構。接下來,上海還將制定總部經濟政策,為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復航載客率遞增至80%以上
接下來,上海還將圍繞郵輪港碼頭布局商業配套、娛樂休閒等業態布局,推動建設集郵輪綜合服務、休閒度假、消費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樞紐,打造現象級郵輪商旅文體融合新地標,同時推動郵輪產業與旅遊產業、船舶工業、會展服務、金融服務、醫療康養、藝術交易、交通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相互滲透和交叉融合,布局郵輪經濟新賽道。
而針對加快復航,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蔣宏飛表示,上海郵輪試點復航以來,航線產品不斷創新,郵輪公司線上線下自主銷售船票的能力也得到增強,單船載客率更不斷遞增,從復航最初的30%載客率逐步遞增至80%以上。
力爭2025年郵輪遊客量達300萬
接下來,上海還將結合境外團隊遊市場放開政策,加快上海國際郵輪試點復航的進程,並支持鼓勵郵輪企業不斷挖掘目的地港口資源潛力,開闢更多郵輪旅遊航線,努力將郵輪產業打造成為上海經濟的「新亮點」,至2025年,上海郵輪旅遊年遊客接待量預計將達到300萬人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