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中國戲曲節」劇種很多元化,除了觀眾熟悉的戲種,康文署更帶來首度訪港的新戲種漢劇及特色戲河南曲劇。整個戲曲節大型與中小型戲碼俱備,且文武諧趣一應俱全,十分豐富。今次集中談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帶來的劇目。婺劇俗稱金華戲,是浙江省第二大劇種,僅次於上海越劇。婺劇為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大聲腔的合班,但以亂彈為主。7月21號看的《白蛇傳》引證了婺劇風格鮮明生動,並擅長以武打及舞蹈場面加高亢的音樂顯示動作的力量及強烈感情。其中「文戲武做」的特色在《白蛇傳》可見一斑。
《白蛇傳》中的白蛇、小青與許仙由年輕演員陳麗俐,楊霞雲及樓勝分飾,都是婺劇後起之秀,後兩位已是梅花獎得主,三人在這戲碼中無論在形體、動作與身韻中均別出心裁,有別於京劇武場的自然流麗,或粵劇文場的純樸唱做。可以說婺劇在傳統中發掘新的表現手段,同時創作出新的視點觀感,為古老戲添上新意,亦為劇種冠上新出路和價值。
其中〈斷橋〉一折將人物、角色、演員重新配置,既表現白娘子的無奈,同時凸顯出小青作為阻撓白蛇與許仙復合的關鍵。而較被動的許仙在求娘子原諒和爭取與其復合的過程中不再只是從屬兩位旦角的人物,在婺劇中許仙有大量的動作,表現其受小青威逼而不退。只見演員樓勝運用撲、跪、摔功夫和翻騰一一避過小青的攻勢,動作爽脆,而在避走過程中亦展現了不同步功和滑步,一式摔殭屍背部落地更是一絕。小青的絕和狠,在這戲也是大大升級,刀馬旦楊霞雲出手利落有勁,雙劍來勢洶洶,下下非取許仙性命不可,如此嫉惡如仇和主動,基本不只是白娘子的丫環或姊妹,而像現代電影中的拚命三郎。楊霞雲的小青在這折展示了一個鮮活的人物,尤其她在表現蛇的身段和蛇行模樣,除了雙眼,還利用頸、肩、膊、腰等蠕動來塑造出鮮明形象。再回看白娘子,在別的戲種,這角色多是青衣/花旦行當且有大幅唱段,陳麗俐在旦角的演繹上,隨着小青與許仙的「升格」,亦有了不一般的任務。她一方面自感情傷,另一方面又要阻止小青殺許仙,導演也為她設計了不少動作,但陳麗俐仍保持正旦的身韻和形象,唱做大方流麗。三位主角不時做出「三合一」的動作定格,凸顯三人的矛盾和不可分割的關係。當中亦有以舞蹈結合動作,硬中見柔、柔中帶強。
除了這折,其他場口亦別有安排,如〈驚變〉不用道具來表現白娘子現出真身,而是由演員靠着動作身韻而代之,陳麗俐跳上桌展現出蛇的形態再落腰到地上,其行當雖為花旦,但功底亦如刀馬旦般有看點。三位演員在這劇中都有很盡情的發揮。除了演員「三合一」的「新動作」,這劇在開打編排上亦有新裁,尤其在群戲對峙時,其中〈水鬥〉摒棄蝦兵蟹將鬥天兵天將,而是由金山寺眾僧與白蛇召來的風浪(由女演員擺動巨型橫幅展示)對陣,最後由眾僧串架成神龍敗退二蛇,編排新穎,設計嶄新,為傳統戲帶來新面貌和新觀賞視點。
大場面、糅合現代元素如舞蹈、燈光,加上其高亢的音樂特色,雖然角色不多,婺劇《白蛇傳》2023的演出如同一場「大 Show」,打造出唯美和盛裝華筵,明顯在創新的路上,方向較着重排場形式和個人炫技。偏差是故事的枝葉細節削去不少,如許仙與白蛇婚後的生活都略過,二人遊湖相識後便到洞房,下一場已是許仙給白蛇喝端陽酒。故事情節快速,人物內心感情亦只能較片面,還好三位主角功底超好,表現力強,都有過人之處,在色彩較濃艷的編排形式上還閃耀出個人光芒。 ◆文:鄧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