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碧桂園正籌備債務重組,但其股價昨仍挫逾5%,報0.98港元,創上市來新低。圖為碧桂園北京在建項目。 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內房債務危機持續,令市場神經繃緊。近日有兩筆共2,250萬美元債券利息逾期支付的碧桂園(2007),昨傳出正籌備債務重組,股價昨挫5.769%,報0.98港元,創上市來新低。彭博統計顯示,由8月開始至年底,碧桂園及其旗下公司有折合人民幣約200億元的境內外債券贖回、本金與利息需要兌付。為化解內房風險,內媒消息指,中國證監會昨日上午召集部分房企和金融機構舉行線上會議,了解房企銷售及債務情況、融資方面的需求及建議。

隨着兩筆美元債利息支付進入30日寬限期,碧桂園承認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引發股債雙殺,並拖累中資高收益美元債指數創下年內新低。公司前晚發布盈警,預期上半年淨虧損450億至550億元人民幣,該股價昨挫5.769%,報0.98港元,創上市來新低。碧桂園股價今年來已經下挫逾60%。其美元債也進一步跌至更為困境的水平,多隻票據每一美元面值買價在8美分附近。穆迪將該公司的信用評級從B1下調三級至Caa1,而標普和惠譽不再對其提供評級。

渡過階段性困難可能性大

債權人目前正密切關注碧桂園將如何在30日寬限期屆滿之前為美元債兌息,彭博報道認為,潛在的選項可能包括主席楊惠妍動用個人身家以償債,效仿恒大許家印等人的做法;公司也可能尋求債務展期或債務重組。市場昨日就傳出公司已委聘中金公司作財務顧問,籌備短期內展開債務重組程序。消息人士指出,碧桂園擁有較好的財務基本面,槓桿亦不高,相信能通過債務重組渡過階段性困難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碧桂園的債務規模龐大,且年內就面臨相當規模的集中到期。上述兩筆美元債共計2,250萬美元的應付利息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自8月開始至年底,碧桂園及其旗下公司有折合人民幣約200億元的境內外債券贖回、本金與利息需要兌付。

彭博行業研究(BI)近期報告指出,碧桂園有3,000餘個在建項目,數量為恒大的4倍,因此認為這家龍頭一旦違約,對房地產市場的衝擊可能將超過恒大。分析師Kristy Hung在另一份研報指出,根據公司的壓力測試,碧桂園今年前7個月的銷售缺口近90億美元,年底前該缺口料將持續擴大,或令項目完工面臨風險。

內地去年出台俗稱「第二支箭」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並進一步擴容,碧桂園今年5月剛剛發行了由中債增進擔保的公司債。如果碧桂園發生違約,將步旭輝控股的後塵,成為又一隻在獲得政策增信支持後,未能擺脫債務危機的房企。這將破壞投資者信心並拖累其他開發商的融資計劃。

楊惠妍稱全力以赴保交付

面對不利消息,碧桂園發表由主席楊惠妍與總裁莫斌共同署名的文章,承認公司面臨自創辦以來的最大困難,強調將採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保交付,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保障經營有序開展。楊惠妍繼8月2日卸任增城市碧桂園物業董事長職務後,再於8月7日卸任佛山高明區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

另一房企中國恒大(3333)的情況亦不好過,旗下附屬公司恒大地產日前刊發2022年債券年度報告,披露截至2022年底,恒大地產的流動負債合計接近1.68萬億元人民幣,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受限資金的貨幣資金只有91.73億元人民幣;公司總負債18,338.19億元人民幣,總資產14,685.57億元人民幣,已資不抵債,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恒大地產於2022年錄得虧損527.2億元人民幣。

◆恒大旗下附屬公司恒大地產日前刊發報告,指恒大地產已資不抵債。 資料圖片

房企匯報銷售現金流負債

為化解內房風險,內媒消息指,中國證監會昨日上午召集了部分房企和金融機構舉行線上房地產市場會議,主要了解房企銷售及債務情況、在融資方面有哪些需求及建議。參與的房企有萬科集團、保利發展、招商蛇口、龍湖集團等公司。據了解,此次參會的均是房企債券部門。會上,各房企就自身銷售情況、現金流及負債情況作了相應匯報。

人行在8月初亦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人行行長潘功勝當時表示,要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滿足民營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內房股拖累 港股兩周跌逾800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受累內房債務危機,多隻內房股見上市新低,其中碧桂園(2007)曾跌過14%,收跌5.8%,失守1元。內房股的陰霾續困擾港股投資者,恒指跌173點,收報19,075點,成交僅968億元,連續3日不足千億元。大量股份創新低,當中70隻股份創52周低,當中包括藍籌股領展(0823)。另有36隻股份更創歷史新低,其中多隻為內房或物管股,包括恒大物業(6666)、朗詩綠色生活(1965)、世茂(0813)、雅居樂(3383)、碧桂園,以及昨日復牌即挫跌55%的花樣年(1777)。

花樣年復牌仍挫55%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指出,市場有意見認為,內房股的債務危機有可能打擊內銀股業績,故後市關鍵仍是要留意內地一切與樓市相關的消息,因為都會對市場氣氛有很大影響。同時,近日亦為企業業績高峰期,恒指短期內在19,300點、即250天線附近,會遇上較大阻力,下方暫時以18,800點作支持位。

港股連升兩日後再度下跌,使恒指全周累跌464點或2.4%,兩周累計更跌841點。但「北水」持續淨流入,昨日有近72億元,惟成交依然低迷。藍籌內房股碧桂園發盈警,料中期或蝕最多550億元人民幣,股價最多跌逾14%,收報0.98元,連跌7日累跌近33%,市值僅剩270.9億元,旗下碧桂園服務(6098)則挫2.5%。另一焦點內房股花樣年停牌逾1年後復牌,全日挫55%,市值剩不足5.2億元。

市場擔心內房債務問題會影響內銀股質素,並於將公布的業績反映。建行(0939)昨日跌0.7%,工行(1398)跌0.8%,招行(3968)更跌2.3%。

阿里巴巴(9988)業績理想,股價逆市升1%,減少了大市跌幅。其餘重磅科技股普遍向下,未來一周公布業績的騰訊(0700)跌1.2%,京東(9618)、美團(3690)及快手(1024)齊跌約2%。科指因而挫2.4%,全周累跌近半成。

中資電訊股逆市升

中資電訊股跑贏大市,成為穩定大市的力量。中移動(0941)半年派息增10.5%,按承諾2023年全年派息比率升至70%以上,推動股價升2.1%。中電信(0728)單日亦升2.3%,聯通(0762)升0.5%。

個股方面,周四大跌17%的創科(0669)昨反彈4%,成表現最好藍籌。業績表現影響股份走向,中廣核礦業(1164)及中國飛鶴(6186)發盈警後,各跌逾11%。德林(1126)盈喜後則升一成收市。

金管局:港銀對內房貸款風險可控

◆阮國恒(左)指,上半年銀行整體情況非常穩健。右為陳文。 香港文匯報記者馬翠媚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內房債務危機未散,市場憂慮港銀亦被相關陰霾籠罩。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今年首季銀行體系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升至1.45%,較去年年底的1.38%有所上升,雖然截至6月底數字仍未出爐,但初步看到有輕微上升,惟整體而言上升速率不算快。他又指,金管局早於六七年前要求香港銀行管理好內房相關風險,確保敞口不會過度集中於高槓桿民企,即使日後有更多民企出現所謂資金流情況、或流動性問題,相信香港銀行仍能夠管理有關風險。

上半年本地使用貸款仍升

阮國恒昨與銀行公會舉行例會後接受訪問,他指上半年銀行整體情況非常穩健,惟市場貸款需求較弱,期內整體貸款量按年跌0.5%,主要受累環球經濟疲弱以及內地息口較低所致,令境外及貿易貸款需求疲弱,相信有關趨勢在下半年都未必有樂觀的改變。不過他強調上半年若單計本地使用貸款仍然上升,故未見整體貸款需求疲弱與經濟增長放緩有關。

特定分類貸款升幅已放緩

信貸質素方面,阮國恒指由兩年前開始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上升,相信目前升幅已放緩。他強調金管局會審慎地觀察緊市場情況,希望整體環境會減慢下來,而銀行亦已做了大量功夫。今年首季內地相關貸款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升至2.25%,為2015年開始收集有關數字以來新高,他相信數字有機會再錄新高,惟強調有關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仍只處於逾2%水平,局方現時目標是確保銀行不會有風險集中問題,亦會要求銀行若有需要,要盡快就有關貸款作出分類或提撥。

銀行公會署理主席陳文表示,金管局有相當嚴格的貸款分類特別處理措施,業界亦會緊密遵從措施,他強調一系列操作並非因應近期市場變化而作出,即使有其他行業或公司出現不良情況,銀行都會按照同一個標準去處理,雖然每間銀行都有不同貸款組合,其結構都或有差別,惟會按照同樣標準、並按貸款表現作相應處理安排。

下半年經濟運作環境平穩

展望下半年,陳文指市場預期相對高息環境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企業將因應其財務情況、貸款需求、發展需要、財務效益等考量下作出選擇,銀行會按照審慎原則去審批貸款,總體而言料下半年經濟運作環境仍比較平穩,尤其是香港在疫後復常第一年,香港經濟步入持續復甦階段,加上內地經濟亦正逐步復甦,料相應人流、物流、資金交流都會增加,相信對下半年經濟增長或會帶來支持。

另外,近期有發展商低價開盤,問到金管局會否再調整樓市「辣招」,阮國恒回應指樓市宏觀審慎監控措施從來不是針對樓價水平,推出措施目的是為了銀行要保障其穩定性,以及盡量不影響市場行為之間取得平衡。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