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

◆3月初率先宣布由教職員自行決定是否限制學生使用ChatGPT,並成立由師生組成的工作小組,制定利用AI生成技術的教育策略

◆6月1日起推出「科大版ChatGPT」開放予師生使用,為期一年,平台費用由校方補貼。有關方法可為師生提供應用的經驗和探究新的教學方法,為短期應對方案,校方亦計劃舉辦生成式AI認知課程,亦會就使用ChatGPT提供教學課堂和指引

中文大學

◆3月向教學部門發電郵,就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於教與學及學業評核發出指引

◆各學院學系應根據不同學科的需求、教學和評核方法,選擇合適的人工智能工具,在教學使用時,教師應謹慎監察其準確性和可靠性,引導學生妥善使用通過這些工具獲取的資源,並承擔責任

教育大學

◆3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教學策略,學生可用作輔助參考,但課業要清楚交代和詳述使用的過程

◆提出「6-P教學取向」,包括寫作計劃(Plan)、問題指令(Prompt)、預覽草稿(Preview)、產出文章(Produce)、同儕評議(Peer Review)和跟進學習歷程文件(Portfolio Tracking),讓教師用以評估學生的學習進程,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和確保學術誠信

理工大學

◆4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學生指引,因應科目性質、評估目的等,學生可獲允許或不允許使用相關工具

◆學生須為其作業負責,如獲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做作業時,需要作出聲明及闡述如何使用,如使用所提供的資料,須參照學術格式備註引用,否則或被視為違反學術誠信

城市大學

◆校方4月公布,確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功用,鼓勵正確使用以促進教與學

◆如將工具用於作業,學生需要對應大學的學術誠信規例,並作出相關宣言

浸會大學

◆於3月成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工作小組,6月底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指引,並於2023/24學年落實

◆個別學院及學系會再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定出教學及評核的規範使用

嶺南大學

◆大學決定接受ChatGPT,並已為全校購買 ChatGPT 3.5版本的許可證,並將對教學人員和學生提供培訓,並探索評估學生作業和支援學習的新方法,包括重新設計考試和測試的工具

◆教師們將明確規定何時可以/不可以在書面作業中使用ChatGPT;亦可能新增要求學生提交「提示」清單,交代課業和論文中的哪些內容是源自ChatGPT

資料來源:各大院校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